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媒体上的丹东 > 全国媒体
全国媒体

中国,有这样一个看守所

(报告文学)

发布时间:2010-01-11  |  浏览:
人民公安报2009年12月12日8版
  但凡人类居住的地方,就有自由和失去自由相对独立的两个空间,它犹如正负两极组合成人类社会活动的巨大磁场。因而,我们看到在中国县城以上城市的边缘,几乎都有一个被高墙电网包围,由荷枪的武警战士在岗楼上昼夜看守的院落。这个院落尽管规格不同,建筑各异,然而它的任务只有一个,谁危害这所城市的幸福安宁,谁将被押进这里,让其将扭曲的人字与四周的壁垒森严形成一个囚字。被正义看管起来,被法律严守起来,并挂上一把晨钟暮鼓相伴的日月之锁,为此,这座院落叫看守所。
  在众多的看守所中,辽宁省丹东市看守所显得过于简陋陈旧,毫无气势可言。如果不是那扇挂满锈斑终日板着冰冷面孔的铁门,在轰隆隆的开启中,进出着呼啸的警车,人们会以为这是一座堆满经年往事的仓库,像一个饱经沧桑的历史老人,在岁月中双手合十的静静打坐,被时光的流水漂流到可望而不可即之地。
  然而,就是这座平凡而又普通的看守所,却培育出了2008年度全国“我最喜爱的十大人民警察”之一管教民警王晶。
  王晶作为一名看守所的女管教,其本身就极富传奇色彩。她监管着一群有着杀人、贩毒等各种犯罪嫌疑的女在押人员,仿佛是守着一潭死水,终日面对着一条泪河。在把死水击起波澜中,她能够获得如此殊荣,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吸引眼球的故事。特别是在北京参加颁奖大会期间,面对新闻媒体的采访,王晶极少谈起自己,她逢人就讲所里的领导是如何以人性化管理抓好监管工作,战友们是如何以规范化履行监管职责。她的心直口快和泼辣朴实的性格,给国务委员、公安部长孟建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对王晶说,有时间,他一定到丹东看守所去看看同志们。
  王晶从北京回来后,特意将孟部长的话转达给了全所同志,但一阵热血奔涌,心潮激荡之后,谁也未将此事当做日夜萦怀的一种等待。大家明白,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大国的公安部长,能有这样一句真诚亲切的话,已给足了丹东看守所的面子,荣幸之至,夫复何求。
  然而,出乎管教民警们意料的是,这句话,将孟部长的脚步从初春的北京引领到生机复苏的鸭绿江畔。
  2009年2月16日,孟建柱部长在省委书记张文岳,省长陈政高,副省长许卫国,省政协副主席兼公安厅长李文喜的陪同下,风尘仆仆来丹东看守所视察工作。在听了所领导的汇报并看了所里104面锦旗后,孟部长非常激动,他执意要到监舍里去看看。
  这是一个个屋内装有空调,设有卫生间,整洁有序的监舍,在押人员有的在学习,有的在干手工活,偶尔抬起头来,仿佛是一群埋头学业的学子,对窗外走过的身影投过一瞥,迅即又专心致志。
  当所领导介绍在一群穿橘红色马甲的在押人员中,穿深蓝色马甲的人是死刑犯时,孟部长当即在一号女监停下脚步,他看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一个春风满面,一笑露出虎牙的死刑犯正在不知想什么事情,笑脸上挂满浓浓的喜色。这个死刑犯叫梁月阳,当她看见孟部长一行人向她注视时,她精神抖擞地站起来,向孟部长整队报告:“首长同志,丹东看守所第一女监全体在押人员欢迎您检查指导。”
  一个今天还是一条鲜活的生命,明天就可能变成一抷黄土的死刑犯,是什么力量让她把笑意写进了眼角眉梢,是什么魔法让她将活力注满了举手投足?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我们在故事和史料里,见过难以计数的死囚,当用朱砂写成鲜红斩字的木牌插在一个女人的项背时,水做的女人成为一汪死水,已经崩溃的灵魂甚至没有荡起一丝涟漪的力气。她们万念俱灰,由自己在梦断魂消之前,吹灭奄奄一息的生命之火。
  而今,同样是即将踏上不归之路的梁月阳,竟格外珍惜有生之日,用她的话说:“过去是年复一年的混日子,今天是以分以秒活质量。”巨大的反差,让我们透过死刑犯的笑脸,看到这张笑脸背后的管教民警一场场春风化雨,一次次润物无声。
  于是,我们所要讲述的,中国,有这样一个看守所,也就从这里开始……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