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媒体上的丹东 > 全国媒体
全国媒体

鸭绿江畔的“摇橹电工”——王佰山

发布时间:2010-07-06  |  浏览:
工人日报2010年5月19日4版

   

 

     丹东市宽甸县位于祖国东北边陲,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在宽甸县东部75公里外的红石镇杨木杆村,村民们经常看见一个中年汉子,或背着挎包,带着电工工具,徒步穿越深山丛林;或摇着小船,摆渡在鸭绿江上。24年来,他兢兢业业地为乡亲们服务,被百姓称为“光明使者”、鸭绿江畔的“摇橹电工”。他,就是宽甸县杨木杆村农电工——王佰山。
    为完成任务,他曾与死神擦肩而过
    杨木杆村地处鸭绿江边的高山区,219户居民散散落落地住在这里,一条弯弯曲曲、人脚踩出来的路是通向山外唯一的路。
    1984年,王佰山成为这里的电工,负责维护21公里10千伏线路、38公里低压线路及12个变压器综合台区,其中5个台区在江岔子里,供电村民87户。因此,不论是居民出行,还是电工抄表、维修,处处离不开船。
    王佰山接手这个活儿时,前面已有4任电工撂了挑子。3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219户人家,走上一遍至少也要半个月时间。这期间,还要经常在外面借宿,最多时连续一个多星期回不了家。
    刚做这里的电工时,家里置不起船,过江抄表、收费,只能搭别人的顺路船。白天搭船还比较容易,天快黑时就难了。一次,他在江岔边等了一两个小时还不见船影,往回返吧,他不愿白跑那么远的路,就索性脱下外衣把收费包绑紧,凭着一身好水性,一手举包、一手划水,游了过去。
    “月清月结”,这是电业抄表、收费铁的制度。为了坚守这一制度,王佰山的付出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从王佰山家到杨木杆8组,要经过“蛤蟆石”划船到对岸。这里江面开阔,水深百余米,即使风和日丽,江面也是波涛汹涌。冬天风大时,掀起的浪有1米多高。棉手套被水打湿了,很快就被冻硬,王佰山只能赤手摇橹。一个浪打上来,手上一层水,寒风吹来,水干了,手上却裂出一道道口子。
    俗话说,“宁走封江一指,不走开江一尺”。有一年刚开春,乍暖还寒,抄表、收费接近尾声的王佰山傍晚走到一条小江岔。虽然整个冬季都是从这里走过的,他还是小心地从岸边搬起一块大石头砸向冰面。看到冰层还算结实,就小心翼翼地走在冰层上。眼看离对岸只差十几米了,只听“唰啦”一响,还没有反应过来,身子就掉进了冰窟窿。天寒地冻,江岔子里空无一人,他用小臂轮换着压冰,冰塌一块,身体就跟着前进一点儿,再压塌一块,再前进一点儿。在寒冷的冰水混合的江岔子里,他硬是用双臂和顽强的毅力,一点儿一点儿地挪上了岸。
    26年来,王佰山维护的线路从没出现大的安全问题,电费实抄率、实收率、上缴率均达到100%。
    关键时刻,他总会挺身而出
    1996年,村里用向上争取的移民资金,准备把摇摇欲坠的高压线木杆全换成水泥杆。组织搬运、立杆,既是力气活儿,也是技术活儿。不说别的,几百米高的山顶空手爬上去都很吃力,如今却要把一根根高10米、近1吨重的水泥杆运到山顶上,其难度可想而知。王佰山是现场指挥,他把30多个村民分成两伙,一伙按两人一组用杠子抬,另一伙用绳子套住杆的大头往山上拽。就这样,在没有外请一个工程技术人员的情况下,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124基高压水泥杆全部换完。
    2007年3月4日,辽宁省有记载以来最大的一场暴风雪突然袭来。肆虐一天一夜的暴风雪,把整个宽甸地区厚厚地埋住。地处宽甸北部山区的杨木杆受灾犹重,积雪深的地方有1米多厚。王佰山第二天凌晨不到4点就急忙起来,打开灯开关,灯不亮。凭着多年的经验,他判断一定是高压线路出了故障。他立即带上工具走出家门,顺着线路排查。刚走出几步,深至大腿的积雪就灌满了棉鞋和裤腿。被大雪压弯的树枝把路封住了,他只得猫腰钻过去,碰落的积雪滑进脖子里,随即化成了水,不大工夫,就将棉衣浸湿了。王佰山顾不上许多,一个劲儿地往前走,一基线杆一基线杆地进行逐个排查。直到第三天的下午,王佰山才和供电所下来的检查人员会合,找到了故障点。所里立即派来了工程人员,大家很快把线路抢修完毕,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了供电。
    农电工岗位平凡,却是乡亲们离不开的人
    在杨木杆村,谁家盖房子、安电磨、修电灯都要找王佰山。24年间,王佰山走遍了杨木杆村的每一户人家,他把村民的事当作自家的事,不管谁家电上有问题,王佰山比谁都急。
    一年春天,一户村民的儿子结婚,婚礼前一天下了场大雨,停电了。本来想腾出点儿时间忙活家里耕种的王佰山接了电话,凌晨3点就出发了,走20公里山路,天还没亮就赶到了现场,及时处理了变压器缺相事故,婚礼正常举行,村民喜笑颜开。2009年初,公司实行台区承包管理,他加强对线路维护管理,清理线路走廊通道35.5公里,还逐户检查辖区用户计量装置,及时上报并更换有故障电能表31只。通过精心管理和辛勤劳动,他所管辖的线损率由原来的30%左右下降至5.5%。
    回首26年的农村电工生涯,王佰山告诉记者,自己所做的都是些平凡琐碎的事,没什么好写的。然而,莽莽大山记着他,杨木杆村村民记着他。26年来,他先后被评为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劳动模范、“感动丹东人物”、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第二届辽宁省道德模范”、“国家电网公司劳模”,“五一”节前,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