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媒体上的丹东 > 全国媒体
全国媒体

足不出户创业就业 “闲人”变成“淘金”能手

丹东“无墙工厂”吸纳就业一万余人

发布时间:2010-07-06  |  浏览:
中国工商报2010年5月7日
      本报讯 近日,辽宁省丹东市工商局元宝分局办公楼的会议室里坐满了来自社区、村屯的100多名家庭妇女和下岗失业人员,还有几名丹东市有名的创业能手。会场的桌子上摆满了绢花、满族荷包、面人、树叶工艺画、十字绣饰品等几百种手工艺品的成品和制作材料。原来,这是元宝分局正在组织创业能手对家庭妇女和下岗失业人员进行培训,使“闲人”变成“淘金”的能手。
     辽宁省工商局提出“深入企业、深入社区、深入村屯,服务政府发展重点、服务百姓关注热点”促振兴实施方案后,丹东市工商局组织干部深入社区、村屯走访。工商干部发现,一些下岗失业人员和残疾人没有专长,不好找工作,很多生活困难的家庭妇女想外出工作却无法摆脱家务。丹东市工商局了解这一情况后,把元宝区作为构建“无墙工厂”的重点区域,把社区、村屯闲散在家的、有一定劳动能力的“闲人”组织起来,让他们在“无墙工厂”里劳动致富。
如何让“闲人”找到适合创业就业的行业,共同致富?元宝分局对全区上万户业户进行了筛选,选择创业能手作为老师,并且找到了丹东市个体私营企业协会民俗文化用品工作委员会会长陈传信。在陈传信的协助下,该分局决定以民俗文化用品行业为依托,为这些下岗失业人员搭建一个学习培训的平台,为家庭妇女开辟一条不出家门就可以赚钱的致富路。
     丹东慧艺丝网花苑经理张慧把自己的丝网花技艺免费传授给近千名家庭妇女。丹东红运十字绣店经理赵薇开店以来,已经向近万人传授了十字绣技艺。曾经在中国第四届民间工艺品博览会上获中国创造珍贵工艺品奖的陈敏,已培训2000多名家庭妇女,她们的手工编织品在浙江义乌市场上供不应求。退休职工孙华创办了飞天手工编织社,在丹东市内开了8个分社,使2100多名家庭妇女在家就业,编织社的产品已销往北京、广东、湖南、山东等省市,有的还远销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
     据了解,丹东市已经通过“无墙工厂”吸纳家庭就业人员1.3万人。陈传信表示,创业能手不仅要为免费接受培训的学员提供产品回收服务,还要为残疾人提供上门培训、送料到家、按时取货一条龙服务,让“无墙工厂”成为百姓致富的新阵地。□刘福义吕 雄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