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媒体上的丹东 > 全国媒体
全国媒体

中国对朝影响力的丹东样本

发布时间:2011-02-25  |  浏览:
东方早报2010年11月26日

 金正日下令朝鲜人民武力部部长金永春次帅与中方一起祭奠毛岸英烈士墓。
     80岁的安仁模静静地站在窗前,目光投向远方,天气不错,几千米外的鸭绿江还没有封冻,依然静静流淌,江那边一排排低矮的灰色房屋清晰可见,那里是另一个世界。
     安仁模是韩国人,身世坎坷,朝鲜战争时,只有20岁的他从朝鲜平安南道去了南边生活,做了几十年的生意,去过世界好多国家,但因为姐姐全家都还在朝鲜新义州,安仁模10年前在辽宁丹东花了100多万元人民币买了一处能看到鸭绿江和朝鲜的高层住宅常住下来。一方面可以经常和姐姐联系,不定期地捎些东西过去,另一方面还能每天隔岸看到新义州,一解思乡之苦。
     老人说,以前曾经被朝鲜政府邀请去过平壤,但现在不同了,这辈子可能再也去不了自己的故乡了。说这番话的时候,他身后的电视里正滚动播放着朝韩炮战的画面,硝烟和废墟,恍如60年前。
不过,让安仁模稍许安慰的是,鸭绿江大桥上的车流还在,这也意味着,在美国、韩国、日本的施压之下,中国依然还在向朝鲜提供石油、食品和其他生活必需品,自朝鲜和韩国关系恶化后,这一点显得更为重要。 
     从今年1月-10月,中国已向朝鲜运输了总计约44.73万吨原油,同比增加3.7%。同期内,中国还向朝鲜出口7.26万吨玉米和6.31万吨大米,其中大米的出口量同比增加16.1%。而其中,超过70%的中朝贸易又发生在丹东。丹东外经贸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丹东去年对朝贸易额达42.2亿元,比2008年以前上涨10%。丹东海关则称,2010年前三季度对朝贸易额比去年同期又增长了9.6%。丹东边检站告诉记者,2009年平均每天约有300台客货车出入境,其中以中方为主,朝方有80台左右。而在上世纪90年代初,每天只有2趟邮政车出入境,没有贸易车辆。
在60年前目睹年轻的中国军人进入朝鲜并留下18万条生命后,这个鸭绿江边的小城,如今继续以自己的方式见证中国对朝鲜的独特影响力。
丹东海关所在的十纬路,因为聚集着大量做对朝贸易的商铺而被称为“朝鲜一条街”,但如今,商人们越来越发现,尽管贸易量在增长,但与朝鲜做生意,越来越难赚到钱了。
专做药品生意的吕杨(化名)跟朝鲜已经做了10年生意,如今在十纬路上开了药店,来光顾的基本上都是朝鲜客户。他说,以前朝鲜人来这里,都是由朝鲜那边的官员指定进行大量采购,而且药品基本上都是一些普通的,价格低廉的大众药品。进入2010年以后,朝方开始有针对性地购买药品,而且还会不定时地采购一些高档医药品和医疗器械。但他坦言,即使是这样,对朝的生意却不如头几年好做,利润越来越低,朝鲜派出很多人在中国活动,调查商品出厂价,然后汇报,多年的贸易经验让朝方对中国国内的市场行情了如指掌。
有资料显示,朝鲜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主要包括石油和玉米,向中国出口的商品,主要是煤炭和铁矿石等自然资源。随着木材的贫瘠,加之国内钢厂希望能够拿到更多价格便宜的原材料,朝鲜将开发资源转移到了铁矿石、铁矿砂上。曾经在中方在朝开采企业做翻译的乔先生透露,中方公司通常先投入大量资金购买船只,然后作为交换送给朝方,朝方就用这些船只运送煤炭、矿粉。因为矿产资源暗含的巨大利润,加之朝鲜技术设备能力有限,朝方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从中国吸引大量商人投资,数千万元的设备和开采权一旦吸引到朝鲜国内,朝方合作人员有时以种种借口,让中方投资者无法将矿产运出朝鲜,甚至开采设备都会不翼而飞。数千万甚至上亿的投资血本无归。
最近十几年,对朝投资赔本赚吆喝的中国商人数量很多。对丹东几家最有实力的边贸公司来说,最赚钱的几年集中在上世纪90年代至2000年,那时朝鲜发生灾害饥荒,急需物质,当局管制也不严格,现在由于巨大的竞争和风险,靠对朝贸易一夜之间发家早已经成为历史。
“尽管中朝贸易不断增长,但是投资朝鲜依然存在巨大风险。”丹东最有实力的边贸公司之一的鸿翔贸易公司总经理马晓红说。“我们必须事先向朝方确认政策,这个很重要,必须事先确保跟项目相关的任何政策都不会有变化,才可以投资。”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