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媒体上的丹东 > 全国媒体
全国媒体

丹东:一座英雄城市的新跨越

发布时间:2013-01-28  |  浏览:
中国旅游报2012年8月6日3版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当年,这首军歌在英雄城市丹东唱响,如今,丹东的旅游业发展同样“气势如虹”。特别是近5年来,丹东旅游业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一路高歌猛进挺进辽宁旅游第一方阵。
5年的坚守与执着
5年来,丹东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构建大旅游”发展战略使旅游产业地位得到大幅提升,丹东旅游业发生了质的飞跃。每年的丹东“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热议旅游,“大旅游”日渐深入人心,工商、城管等社会各个部门也都积极支持旅游,在全市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在丹东高速公路的入口,一块硕大的广告牌上写着四个字——“丹东真好”,这简单的几个字,代表了丹东人对游客的真诚欢迎和对自己服务的自信。这句问候语已经矗立5年了。5年的背后是丹东旅游人踏踏实实、任劳任怨的付出。
每到旅游旺季,丹东市旅游局都会组织人员在高速公路路口向游客发放精美的旅游宣传单,耐心细致地解惑答疑,旅游局的每个工作人员都是营销员、讲解员、服务员。
为让游客增强对丹东旅游的了解,丹东市旅游局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大旅游促销模式,在国内重点城市设立办事处,组织旅游企业赴主要客源市场促销。如今,促销成效已凸显,到沈阳、大连的游客,80%左右会把脚步延伸到丹东。在鸭绿江畔,每天都聚集大量来自国内外的游客。
一座英雄城市的吸引力
丹东是我国最大的边境城市,也是全国闻名的英雄城市。丹东地理位置优越,与朝鲜平安北道首府新义州市隔江相望,距朝鲜首都平壤仅200公里。
中朝边境游已经成为丹东旅游的重要内容,也成为丹东旅游的特色。随着边境旅游迅猛发展,丹东进一步开发赴朝旅游产品,增加城市旅游设施,改善城市旅游环境,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旅游城市形象。
2011年,经丹东口岸赴朝旅游人数突破4.5万人次,同比增长50%以上,其中赴朝一日游人数超过3万人次,是赴朝边境旅游开通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
今年2月1日,7位来自美国、英国、奥地利等欧美国家的游客通过丹东口岸赴朝旅游,成为今年丹东接待的首批赴朝国外旅游团队。6月,丹东至朝鲜新义州专列正式开进朝鲜,受到游客的欢迎。近年来,经丹东口岸赴朝旅游的欧美游客逐年增多,国内游客更是热度不减。
红红火火的边境旅游,密集的人流、资金流,也吸引了法国雅高等一批知名连锁酒店进驻丹东;吸引了沃尔玛、红星美凯龙等一批国内外高端商业企业来丹东投资,成为促进丹东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的新动力。
跻身辽宁旅游第一方阵
5年来,丹东旅游业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工作,以打造东北亚旅游观光目的地、全国赴朝旅游集散地为己任,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是加快推进了鸭绿江精品旅游带建设,虎山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将于10月完成一期工程。二是积极推进温泉旅游项目建设,确定了北国之春温泉度假区等19个温泉项目。三是开发赴朝旅游产品,丰富赴朝旅游聚集区内容,打造丹东国际旅游城市品牌。四是加快建设一批以休闲游、海岛游、红色游为主的乡村旅游项目,形成“一村一品”、“一家一艺”,带动乡村旅游向适度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从2008年开始,丹东旅游出现多个“首次”:首次举办全省旅游宣传及新闻协会年会,成为辽宁“滨海大道六城市旅游联合体”第一届轮值主席单位,2012年首次开通赴朝专列……
丹东旅游业所取得的骄人成绩使其成功跻身辽宁旅游第一方阵的行列,数据显示:2011年,丹东完成接待国内旅游人数2646.1万人次,同比增长17.7%;旅游外汇收入2.1亿美元,同比增长26.7%;旅游总收入279.6亿元,同比增长27.6%,全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位居全省前列。
丹东旅游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丹东旅游人不断用创新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创新营销模式的“三创新”赶超自己、赶超别人。在一个又一个跨越之后,丹东旅游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期。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