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边关问“食安”
——丹东市边境经济合作区工商局确保边境食品安全
发布时间:2013-06-09 | 浏览:
中国工商报2013年3月20日
辽宁省丹东市边境经济合作区地处辽宁东部,是国内知名的旅游胜地,也是食品消费重地,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的任务十分艰巨。近年来,丹东市边境经济合作区工商局加大监管力度,创新机制,确保边境食品安全。
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制度
开展食品打假专项行动
据丹东市边境经济合作区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庄德信介绍,该局把准入制作为食品安全监管的第一道防线,采取食品经营主体准入制、食品溯源制、质量抽检制、日常巡查制等监管模式,与食品经营业户签订诚信经营责任书。同时,该局将强化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制作为食品安全监管的第二道防线,全区工商系统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制,坚决执行一岗三责制度,确保专项整治责任到岗、到人。该局对各科室、所的职责分工和责任内容进行细化分解,明确了食品安全监管目标、主要任务、日常巡查重点和职责分工等方面的要求。
2012年以来,丹东市边境经济合作区工商局共开展严查食品行动35次,检查食品经营户5200户次,出动执法人员1200人次,共查处食品案件28件,销毁假冒伪劣食品510公斤。
完善食品业户自律机制
提高食品安全执法水平
庄德信表示,食品经营户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要增强其守法经营意识,引导其建立健全供销台账,依法履行进货查验、索证索票、不合格食品下架退市等义务,切实加大创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示范店力度。
目前,该区已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店16家。“要做好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就要切实提高执法人员监管水平,提供人才保障。”庄德信说。从今年开始,该局继续加大对全体执法人员的培训力度,以辽宁省工商局开展的“业务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开展监管执法业务培训,特别是加强对《食品安全法》的学习,确保每名执法人员对食品安全监管知识全面掌握。
庄德信表示,下一步,全区工商系统将继续严查食品违法行为,进一步加大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治理力度,着力解决食品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保障食品市场秩序。
□李长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