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2014年5月27日
相比于大型银行,村镇银行有很大的地域优势,它们可以有效掌握地域内的企业信息,且运营灵活,能够推出具体有针对性的特色产品与服务,为地方小微企业发展及时注入资金动力。
在服务小微企业的同时,村镇银行也实现了自身发展。同时,与担保公司的合作有效减少了村镇银行的贷款风险,保障自身健康成长。
村镇银行如何准确定位自身的经营范围与服务对象?如何发挥小银行“决策链条短、经营机制活、信贷服务快”等独特优势?如何立足城乡、服务村镇,在便民、富民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有效发展?成立于2010年5月的东港同合村镇银行,用4年的实践较好地回答了上述问题。
东港同合村镇银行是丹东地区首家开业的村镇银行,作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他们始终秉承“立足城乡,支持小微”的经营理念,充分发挥地方法人机构贷款审批“程序简捷,服务上门”的优势,通过产品创新与服务升级,很好地满足了当地小客户的融资需求,赢得了农户、商户及小企业主的信赖,有效提升了金融服务“三农”和小微实体经济的水平。
背包下乡 服务上门
同合村镇银行在开业之初,就针对涉农贷款额度小、期限短、需求大、对象散、频率高等特点,采取“背包下乡、贷款上门”的措施。同时,该行积极与相临的几个乡镇政府取得联系,组织召开乡镇级的银企座谈会,走访个体工商户,重点拜访私营企业主,及时调查了解当地农户、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情况,并借此宣传村镇银行的创新产品、贷款条件及贷款流程等。
该行在走访中了解到,有些乡镇在草莓的种植、销售、加工过程中,因农户分散经营,经常出现农民“卖莓难”。而作为此产业链下端的草莓加工企业,却又常常因流动资金短缺而不能足量收购,只能收多少就加工多少。为解决农民的“卖难”与企业的“买难”问题,同合村镇银行迅速开展了订单农业贷款,积极满足各环节的流动资金需求。到2014年4月末,该行累计向38户订单农户发放小额贷款1330万元,为加工企业贷款8500万元。
东港天泽华业食品有限公司是孤山镇的一家果菜加工小企业。去年5月,该企业在收购草莓时因流动资金短缺,影响到果菜收购。该行快速组织人员深入企业进行实地调查,在详细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后,当即决定以厂房作抵押,向企业发放贷款450万元,以此支持企业收购草莓,使该企业当年加工草莓560吨、黄桃600吨、滑子蘑300吨,实现利润110多万元,同时带动了与其签订订单的种植户50多户,解决300余人就业。
这种做法不但有效解决了农户信息不对称、融资难、销售难,也直接支持了小微企业发展,为村镇银行有效化解信贷风险找到了新思路,开创了农户、企业、银行多赢的新局面。
扬长避短 贴心服务
在东港地区,“融资难、贷款难、结算难”是一直制约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同合村镇银行针对这一问题,专门创新了“微小贷”产品。其特点是从传统的重低押转向重分析、重信用,以先进的管理机制和技术支撑,扶持弱势群体和微小实体经济发展。
“微小贷”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做小生意的经营业主、个体工商户及种养殖农户。这一群体的贷款由于额度小、风险高,大银行几乎不愿提供服务,如按传统贷款模式,他们很难贷到款。该行的“微小贷”产品要求,在县域内凡是具有一定资产规模和稳定收入的小企业及个体商户,在村镇银行开立基本账户后,即可获得临时性小额流动资金贷款。
为提高“微小贷”的发放效率,该行还规定,一笔“微小贷”,从客户申请到贷前调查分析,一般要在一天之内完成,审贷委员会决策贷款时,单笔贷款要在1小时内做出决策。1万元至10万元的贷款从客户申请到贷款发放不超过两个工作日。孤山镇的私营业主李丹兵深有体会地讲:“以前办一笔10万元的低押贷款,既要找担保,又要找评估人,还要办理抵押登记,最快也得3天,贷款没拿到,手续费就花去上千元,现在村镇银行开办的‘小微贷’,既省时,又省事,更省钱。”
银企合作 担保做媒
缺抵押、无担保一直是制约小微企业融资的瓶颈,为解决这一难题,同合村镇银行积极探索银担企“3+”合作方式,努力降低贷款风险。通过政府牵线搭桥,该行与东港市五兴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商谈合作,由担保公司为村镇银行借款人的贷款提供担保,单户贷款累计担保额不超过注册资本的15%,累计担保余额不超过注册资本金的10倍,担保公司按担保贷款额度的10%存入保证金。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本息时,担保公司在30日内无条件为受保借款人代偿借款本金与利息。目前,该行已通过担保平台为56户小微企业发放贷款2.15亿元。
天利铝塑建材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铝塑型材料的小企业,年产值达8037万元,利润总额约有800余万元,解决了130多人就业。去年5月,该企业得知原材料价格即将上涨的消息,急需流动资金购买铝材,该行通过担保平台当即为其提供600万元贷款支持,使该企业购进的原材料每吨降低成本400多元。
村镇银行与小微企业互哺
韦宏
在改革开放中,中小微企业成为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是中国市场中数以万计的活跃分子;在城镇化进程中,中小微企业吸纳大量劳动力,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在促进社会效率与公平中,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可以创造更多剩余,继而带动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进一步扩大,使劳动力成本提高,增加工人收入。中小微企业的市场创造力和价值是无限的,在我国经济持续提升的今天,只有不断对中小微企业进行支持,经济增速的动力才够充足,后劲才够强大。
然而,中小微企业的自身运营特点使得它们成为信贷资金的广泛需求者,却又是匮乏者。大型银行的信贷资金更加倾向于大型企业,因此在过往的一段时间里,小微企业往往寻贷无门。近些年,城市商业银行的蓬勃兴起和村镇银行的发展,为小微企业打开了一扇窗。金融市场的活跃为小微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从而带动了整个市场的活跃,这反过来又促进了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
如今,大型商业银行业的目光虽然也投向了小微企业客户群体,但不同规模的银行其定位有所不同,市场中的目标客户也不尽相同。从东港同合村镇银行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小银行与中小微企业有着天然的联系,地方性银行在本土经济中具有“土著”优势,在金融市场的竞争中,小微企业成为了地方性银行探索和发展的重点目标。因此,需要进一步放开金融市场,大力支持对地方性中小银行的发展,它们队伍的壮大会给对中小微企业带来广阔的金融服务,对它们的支持亦是对地方经济的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