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媒体上的丹东 > 辽宁媒体
辽宁媒体

古楼子村的蓝莓将如期成熟上市

发布时间:2024-09-23  |  浏览:

  2024-08-23辽宁日报

  8月20日,在宽甸满族自治县古楼子乡古楼子村村民徐春东的蓝莓基地里,工人正忙着清除棚内淤泥以及挂在蓝莓树上的杂物。“棚内淤泥最厚的有一尺多,估摸着再有十天八天才能完成。清淤结束后,还要对存活下来的树进行杀菌、施肥,对已经枯萎的要及时补栽。”徐春东说。

  7月末,受主汛期连续强降雨和上游来水影响,古楼子乡的1027栋蓝莓大棚遭受不同程度的损毁,有的完全倒塌,有的棚体、棚膜受损,有的棚内积水。灾情发生后,省、市、县、乡多次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到现场指导种植户恢复生产。针对恢复重建的资金缺口,宽甸县组织多家金融机构与基层对接,为恢复重建提供资金支持。同时,部署“包组联户、结对帮扶”专项行动,发动县直机关单位的党员干部全力帮助受灾群众恢复生产。

  “有了技术指导和资金扶持,我们心里有底气,感觉生活有奔头!”眼下,徐春东的蓝莓大棚恢复重建用的物资以及蓝莓苗都已安排妥当,预计9月中旬,他的40余栋大棚将全部完成树苗补栽工作。“补栽的苗木都是大树,后续管理再加把劲,明年元旦,古楼子村的蓝莓将如期上市!”徐春东充满信心地说。

  “日光温室被水淹后,即使室内无明水,也不能忽视排水问题。可以在两排日光温室之间东西向挖深沟,排水沟距离墙体基部大于2米,及时把渗入沟里的积水抽走。”针对设施农业的受灾情况,丹东市农业农村部门及时下发指导意见,并组织专家深入现场,拟定科学的补救措施。对局部坍塌修复后仍可继续利用的设施,可采取更换受损支柱、钢架以及“水泥桩+钢板”等措施修补墙体,加固棚体结构;灾后棚内空气湿度大,要通过开窗、揭膜等措施及时通风降湿,减轻病害浸染概率。

  目前,丹东市扎实做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加紧修复水毁农田,抓好病虫害防治。同时,充分发挥农业保险防汛救灾和风险保障作用,尽快恢复农业生产秩序,最大限度减少损失,保障企业和农民的生产生活。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