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媒体上的丹东 > 辽宁媒体
辽宁媒体

“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终将“无事可办”

发布时间:2023-08-17  |  浏览:

 
2023-02-12 辽宁日报
 
 
立春之后,清冽的空气已透出早春的味道。迎着初升的朝阳,曾祥任快步走进丹东市人社政务服务大厅,径直来到居于中央的“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咨询保险补缴一事。
 
  此时,周围20多个快办平台综合窗口已经开启,不时响起叫号声。工作人员又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有的在耐心地给前来咨询的群众解答问题,有的在做笔录,有的在进行电话沟通。
 
  “您好,请问要办理什么业务?”“我想问问补缴2022年全年保险需要什么手续?”仅仅用几分钟,曾祥任便得到了满意的答复。
 
  “早就听说‘办不成事’窗口能办成事,特意早点儿来,没想到这么快就办完了。工作人员耐心细致、业务精通,这个窗口确实让人点赞!”这次的亲身经历,让曾祥任对窗口给出了中肯的评价。
 
  不论大事小事、难事易事,在这里总是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对此,1994年就因患脊柱侧弯、脑梗等疾病病休在家,与年近九旬老母亲相依为命的吕福盛老人感触更深。
 
  无儿无女的吕福盛到了退休年龄时才发现,原单位早已破产,个人档案无从查找,退休手续迟迟办不下来。情况反映到“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丹东市人社局主动上门了解详细情况,并走访其原单位同事,深入街道、社区和档案部门广泛查找,最终从街道的资料库中找到档案。档案中的个人信息严重缺失,工作人员经反复多方查证、追根溯源、核实比对,最终为吕福盛补齐信息,办理了退休手续。现在,吕福盛老人每月可领取退休金1783元。
 
  专解“急难愁盼”,专挑“疑难杂症”,“能办事”的“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在百姓的赞许声中很快就“火”了。窗口接待员胡晓倩清晰地记得:“刚挂上‘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牌子那几天,每天都有很多群众前来反映诉求,最高峰一天达到400多人次。”
 
  “与开设初期相比,目前窗口接待的业务量递减趋势很明显,一方面是困扰群众的难点、堵点问题越来越少了;另一方面也说明改革效果比较好。现在,123个事项即来即办、99个事项零跑动,减少办事环节75个,精简办事材料576份,缩短办结时限1800余天……”丹东市人社局局长卢学坤告诉记者,“随着政务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终将‘无事可办’!”
 
  如今在丹东,全市30多个县级以上各级各类政务服务中心均已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办事指导、解决难题等贴心服务,小窗口成了为民服务的大平台。
 
  记者手记
 
  “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业务量的明显“缩水”,让人印象深刻。原因无他,一来困扰群众的难点、堵点问题越来越少,二来常规窗口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提高,有效分流了“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的业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只有站稳人民立场,用心倾听群众呼声,急民之所急,办民之所需,干民之所盼,结合政策准确制定出服务群众的“任务清单”,让企业和群众遇见困难有地方找、有人帮,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才能像“办不成事”反映窗口那样让百姓不断点赞,让群众感觉到安心和放心。
 
 
 
声明:以上作品内容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