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日报2007年8月30日12版
有两件看似普通而又十分特殊的事情,在大东管理区锦江渔民委所有渔民的心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让他们一生难忘———
一个是2000年8月,黄海海域发生大规模的赤潮,让锦江渔民委的杂色蛤几乎全军覆没。但在村班子的大胆决策下,村里并没有放弃“吃海”,反而是吃得更加科学了。通过积极开发小品种,搞好副业生产,当年,锦江渔民委的总收入还是达到700多万元,职工的收入不但没有减少,还比往年略有增加。
另一个是2003年10月,锦江渔民委党支部书记、渔民委主任、锦江渔业总公司总经理于长福身患重病,去上海做肝脏手术。医院出具的病休时间为半年以上,可术后18天,于长福惦记着贝类生产,不顾身体的羸弱,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并跟船出海指挥。在于长福“拼命精神”的感召下,渔民们纷纷将感动化为实际行动,当年,当地的水产业再次获得丰收。
事情虽然不同,但都是一种情怀和一种境界的真实反映。人人安居乐业,家家生活富足,村里面貌一新,昔日贫穷落后的小渔村地覆天翻,迈向了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就是锦江渔民委给人的强烈而又震撼的感受。
由随意吃到科学吃
作为东港一个集体所有制的渔业村,锦江渔民委共有贝类养殖滩涂5.3万亩,浅海1万亩,水产业是其主导产业。如果没有几年前的那场大变故,或许锦江人今天走的还会是靠天吃饭的那条老路。
2000年夏天,一场大赤潮的出现,给锦江的水产业以毁灭性的打击。在万亩滩涂上,蛤壳成堆,臭味难闻。痛定思痛,今后的锦江将何去何从?正当大家一筹莫展之际,从部队退伍归来的于长福勇敢地挑起了锦江“当家人”的重任。之所以勇担重任,是因为“村干部不但应是村民致富的带头人,更应该是带领人”。于长福和他的同伴达成了一致的认识。
为了扭转被动局面,村里带领职工采取措施增产节支,积极开发小品种,搞好副业生产,同时根据海上苗种短缺、资源匮乏的实际情况,大胆决策,从外地购进苗种投入。到了年底一算账,在很多地方都因赤潮的影响而一蹶不振时,锦江当年还是取得了纯利润100多万元的效益,这开始让大家对这个新的班子产生信任。
由于长时间的劳累,于长福的肝病加重,于2002年8月住进了医院。在北京住院期间,他还没忘记工作,经常用手机与单位联系业务。在转院回到东港后,于长福还是经常把有关人员找到病床前,边打针边研究业务。2003年10月,于长福在上海做肝脏手术,当时正值贝类生产大忙季节,他在引流管没有拔下的情况下,不顾医生的劝阻,每天都要听生产情况。术后18天,他便出院了,既没有回家休息,也没有坐在办公室,而是投入到生产第一线中。
敢为天下先的当家人
提起村班子,锦江人都说他们是大伙致富路上的“好当家”。对此,于长福说:“群众选咱们做当家人,你就得敢想敢干,敢于负责,带领大家奔小康。缩手缩脚永远也干不成大事。”
海是锦江的衣食父母,也是锦江赖以生存之本。但锦江渔民委不仅把眼睛盯在海上,他们还把目光转移到了陆地。2004年,村里果断决策,建一个投资600万元、占地1.3万平方米的渔港码头。说干就干。不到一年时间,新码头就建成了。2006年,渔港码头为锦江带来了50万元的收入,成为当地经济的又一个兴奋点。
锦江冷库始建于1985年,因设备老化,影响了冷库的生产速度和经营效益。新班子上任后下决心改造冷库,左算右算,改造最少得花100多万元。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在很多人犹疑不决时,于长福大手一挥,为了锦江的长远发展,再多的钱也要花。现在,当人们看到改造后的冷库每年都能赚回100多万元的利润时,都打心眼里佩服于长福过人的胆识和魄力。今年,锦江又投资150万元,将闲置的船只维修车间厂房改造为1200平方米的海产品加工车间,增加加工新项目,年生产能力1000吨,实现利润80万元。
养老金、医疗保险、家家给投入财产保险、子女升学补助、每户免收30平方米居住面积的取暖费……在锦江,村民都享有这样的福利待遇。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梦想在这里已成为现实。现实的背后,是2006年锦江渔民委实现产值2480万元,利润308万元,上交税金251万元,渔民劳动力人均收入达到2.3万元的辉煌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