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媒体上的丹东 > 辽宁媒体
辽宁媒体

丹东农民的“入社”生活

发布时间:2008-09-18  |  浏览:
辽宁日报2007年12月28日16版
       时令虽已临近“二九”,可走进丹东市振安区五龙背镇孙家村5组的双孢菇大棚,仍是暖意融融——— 村民们忙着采摘双孢菇装车外运;外聘的专家正对菇农进行技术培训……刚刚收获头茬双孢菇的村民张秀华高兴地说:“两个棚可收入近6万元,是专业合作社让俺家变了样。”
  张秀华口中的合作社是指今年8月成立的孙家村永和双孢菇专业合作社。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扶持引导下,响亮地喊出 “建东北地区最大的双孢菇生产基地”号子的孙家村,目前全村的双孢菇产业已形成合作社引领、党支部带动、基地化生产、农民工种植的新型生产格局,昔日零散的种植户也摇身一变,由“散兵游勇”转为成建制的“正规军”,集体奔富路。也正因此,普遍尝到共同闯市场甜头的社员们热情高涨。现在,他们正等着冬天过去就将新建100栋温室大棚、兴办发酵原料厂、菌种厂及食用菌研究所配套设施等生产经营计划变成现实。
  据了解,截至今年11月底,丹东市的果树、板栗、树莓、绒山羊、渔业养殖、农机服务等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57个,合作社成员1254人,带动农户12996户。其中相当一些合作社不但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甚至还形成了“一村一品”。
  散兵游勇变正规军
  毕传军是宽甸满族自治县步达远镇的一个人参大户。除了人参大户外,他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华萃山参合作社的创始人之一。原来,几年前,为了告别单打独斗的不利局面,抢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毕传军和志同道合的几个人参种植大户发起并成立了华萃山参合作社。短短几年时间,合作社就吸纳了119户参农参加,人参种植面积迅速发展到6000多亩,使昔日并不当家的山参成为当地农民的支柱产业,社员人均收入达到9800元。
  在多年的农村经济发展中,由于农户生产单打独斗,品种要自己选,病虫要自己防,市场要自己找,出力不赚钱,增产不增收。面对这一现状,丹东市强烈地意识到,只有把产业从无序、自发状态引导到规范、有序的产业化轨道上来,才是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而按产业发展建立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则是其中的一条有效途径。为此,丹东市主要领导多次对合作社的发展进行调度,现场办公;各部门密切配合,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支持。丹东市财政局还确定从2008年起,每年从支农专项预算中安排不低于100万元的资金,扶持10个以上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合力带来的新变化
  农村实行土地承包到户以后,一地多户、一户多地的现象极为普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产业发展的整体规划,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制约因素之一。自从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运行之后,这个曾经长期困扰丹东农民的老大难问题不再是难题。凤城市大梨树村五味子合作社通过租赁的方式扩大种植面积,促进了土地流转,使大梨树村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五味子生产基地。东港市椅圈镇黄城村果菜合作社为120多户社员调整成片土地500余亩,有效地促进了特色产业规模化经营。
  近年来,天然林禁伐使辽东山区农民的收入受到影响。为了开发新的经济来源,丹东农民瞄向了林下资源。凤城市边门镇赫家村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发展中药材专业户1000多户,种植细辛、沙参、黄芪等两万多亩,社员2006年人均收入达到8000元。在合作社的带领下,高效特色产业在林区方兴未艾。
  “简直像换了个脑子”
  凤城市鸡冠山镇薛礼村蔬菜合作社通过引进荷兰青椒、以色列茄子等新品种,打造了自己的品牌。振安区太平湾果品合作社在聘请农业专家指导的基础上,把村组技术人员组织起来,形成技术人员到户、技术要领到人、科技成果到园,为果农进行全过程指导服务,有效地促进了当地果品生产的快速发展。像这样的例子,在丹东比比皆是。
  据丹东市农委的工作人员介绍,在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为社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方面,合作社的重要作用无可替代。单从目前情况看,诸如筹建培训场所、聘请专家学者、冬闲集中讲学、现场技术指导、解决生产技术难题、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等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经验是十分成功的。凡加入合作组织的农民,其综合素质都有明显提高。振安区五龙背镇孙家村农民李宝国在接受采访时就曾经说:“加入永和双孢菇专业合作社,既解决了俺们不知道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又让大伙学到了很多东西,简直像换了一个脑子。”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