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日报2008年8月11日1版
本报讯 记者李大洪 王卢莎报道 在东港市,像松元化学、启隆钢构这样的企业有一大批,论单体,它们的规模都不算大,对当地经济的贡献也不显眼,但由它们构成的数量庞大的企业群,却撑起了东港县域经济发展的一片天。东港人把这种发展模式称之为“小规模大群体”。“小规模大群体”的企业群能成为东港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得益于东港市推出的“两台一促”融资模式,为众多的中小企业提供了“造血”功能。
对于如何通过县域经济的发展来推动东港市经济建设迈入又好又快的轨道?东港市委书记王军认为,东港县域经济的发展,关键点在于拉长工业产业链条,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通过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实现县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王军说,东港市委、市政府依据这一思路,确立了以东港城区、孤山镇和前阳镇、黄海经济隆起带为重点,把东港建设成“五点一线”丹东临港产业园区优势产业集群的崛起带、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带、滨海旅游的景观带的城乡发展总体规划。
为了确保这一总体规划的顺利实施,东港市走出一条以推动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发展来带动县域经济跨越的路子。就东港的实际情况而言,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首先要增强中小企业的 “造血”功能。这是因为,东港市大多数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存在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差、信用水平不高、可抵押固定资产不足等问题,属于银行贷款的“低端客户群体”。这样,“融资难”就影响着东港中小企业的发展。2007年,在国家开发银行的鼎力支持下,东港市政府与银行共同搭建了以 “中小企业融资平台”、“担保平台”和“中小企业信用促进会”为一体的“两台一促”的融资模式。由政府牵头组织多家企业成立信用促进会,由当地中小企业管理部门和会员,负责对各企业进行资信评价与诚信经营监督,最终由企业自己形成联合担保团队,每个团队成员对打捆贷款风险承担连带责任保证。在企业互保基础上,再由担保公司统一打捆担保贷款,最终形成多头监督和保障的六级风险防范体系。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东港市已累计为全市117家企业提供担保贷款2.5亿元。这117家贷款企业年销售收入平均同比增长24%,创利税总额13837万元,解决社会就业2536人。对于东港市而言,这2.5亿元贷款还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加速器”。现在,以全市中小企业为代表的重化工、新材料加工、农产品深加工、机械制造、铸造等行业已经成为东港市发展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今年上半年,东港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7.8亿元,同比增长24.8%,其中全市247户企业实现总产值94.3亿元,同比增长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