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柞蚕的“踊茧”之路
发布时间:2008-09-18 | 浏览:
辽宁日报2008年8月6日16版
从蚕到蛹到破茧而出,对一只蚕来说,蜕变后的天地为之大开。从“靠山吃山”到“养山肥山”,从广放薄收到精养细放,从衰落到复兴,丹东柞蚕业同样走出了自己的“破茧”之路。
从“靠山吃山”到“养山肥山”
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居住在丹东偏远山区世代以林木为生的农民失去了生产门路。特别是全市退蚕还林面积达到80万亩,占蚕场总面积的25%,一部分蚕农面临着生存危机。
如何在发展和保护之间为农民找到一条致富之路?
2004年,宽甸满族自治县出台《柞蚕场管理条例》,积极引导农民强化柞蚕场生态建设,实行科学管理,变过去单纯的“靠山吃山”为“养山肥山”,向生态要效益,靠科学增收。
通过补种橡树、栽植柞树苗木等措施,3年来,宽甸满族自治县柞蚕场完成升级改造5万多亩,部分蚕场多年来掠夺性放养造成的严重沙化、水土流失的局面得以彻底改观,全县生态型柞蚕场已达12万亩。
长甸镇向阳村10组蚕农彭广臣,近两年带领本组蚕农共补植柞蚕场2000亩,栽植小柞树苗10万棵,每年放养春秋两季蚕的收入都在3万元以上。
通过结构调整,目前,丹东市已完成退蚕还林、栽果120万亩,留存蚕场面积200万亩。蚕场占全部林地的比重由21.3%下降为13.3%,林蚕比例趋于合理。通过采取蚕场补植、中刈放拐和小流域治理等综合措施,蚕场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从广放薄收到精养细放
今年,在遭遇低温冰冻等极端气象灾害的情况下,丹东春蚕依然喜获丰收,春蚕茧总产1.62亿粒,平均单产40千粒,分别比上年增产50%和45.5%。
这一成绩的取得决非偶然。在减少养殖面积的同时如何不减少农民的收入、达到效益的最大化?这些年,丹东蚕业部门和蚕农一直在进行有益的尝试。
2003年,由蚕茧加工的龙头企业大户、蚕业科学研究的专家、知名度颇高的蚕茧经纪人、质量信得过的蚕种生产单位、经验丰富的养蚕能手等联合组成的凤城市蚕业协会宣告成立。协会的建立使当地的蚕业养殖实现了科学管理、集约经营。现在,蚕农柞蚕茧平均单产已达到75千粒,比协会成立前平均单产提高了10%,柞蚕生产杂交种投放率达到100%,病虫害防治率达到100%。现在协会拥有个人会员1320人、团体会员47个,蚕农平均收入比过去增加750元。
丹东各地蚕场通过各种形式变柞蚕生产传统的广放薄收为实行精养细放,在不增加蚕场面积、减少投种量的前提下,挖掘蚕场内在的增产潜力。通过科学养蚕,不断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通过大力推广普及杂交种,实现良种化;通过搞好柞蚕“三病两虫”的综合防治,提高结茧率;通过科技创新,全市柞蚕单位面积产茧量提高50%。与此同时,各地还开展蚕场综合利用、立体开发。通过延长柞树更新周期,做到树上养蚕,树下栽培天麻、黑木耳以及各种食用菌,有效地提高柞蚕场的综合效益。
2007年,丹东柞蚕茧产量达到1.75万吨,创单产历史最好水平,年养蚕收入2.8亿元,户均收入达到1.16万元。
从衰落走向复兴
丹东的柞蚕丝产业曾经很辉煌,享有“丝绸城”的美誉。那时,全市丝绸业的年产值在3.5亿元至4.5亿元左右。但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因缺乏资金进行技改与研发,导致花色品种陈旧,产品市场日趋萎缩,当地的大型柞蚕丝纺织厂先后破产或停产,丹东柞蚕丝产业走向衰落。
但丹东并没有放弃,积极寻求复兴之路。
虽然丝绸工业萎缩,但丹东的资源优势还在,全市50家缫丝和丝绸民营加工企业年加工蚕茧能力1.5万吨。为此,丹东市确立了新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现有丝绸工业的基础资源,鼓励、扶持外资和民营资本进入丝绸行业。以丝绸优势企业为龙头,加快资源整合、资产重组和机制转换,加大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力度,提高柞蚕茧的加工能力和水平,带动柞蚕基地的发展壮大。
省高新技术企业、辽宁柞蚕丝绸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用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引进国外先进生产线和新技术,使传统的丝绸业衍生出家纺、化妆品、保健酒、工艺品等系列新产品。与此同时,丹东优耐特纺织有限公司、丹东天丽丝绸有限公司等企业的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也全面展开。
丹东的奋斗目标是:三年内,完成全市丝绸行业的改造升级,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利税8000万元,年递增26%。丹东柞蚕丝产业全面振兴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