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曲卫东
发布时间:2008-09-18 | 浏览:
辽宁日报2008年7月30日12版
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们坐在东港市新农村六组的一个庄稼院里,和40岁的曲卫东愉快地交谈。乍看上去,曲卫东与一般的农家妇女没什么两样。但细唠,就能感受到她身上那挥之不去的“文化气”。曲卫东有文化,因为她是自费从中国农业大学走出来的“大学生”。
1998年,曲卫东开始和公公、丈夫一起养鸡。顺顺当当地过了几年,不知什么原因,赶上有一茬鸡不等出栏就死得差不多了。家里的一切,曲卫东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想:“这样下去可不行,怎样帮助公公和丈夫分担忧愁呢?”忽然,她眼前一亮:对了,自己可以外出去学点养鸡知识。当她把想法告诉公公和丈夫的时候,得到了两人的一致支持。公公说:“正好,家里有个亲戚在中国农业大学,问问他能不能上那个学校去学一学?”曲卫东与那个亲戚联系上了,并把自己要去学习的想法说了出来。她的这个大胆的想法也同样得到亲戚的大力支持,并迅速给她联系好了去中国农业大学念书的有关事宜。丈夫带上儿子,把她送进了中国农业大学的校园。
第一次上课,教授讲的是“血凝抑制实验”理论,并提到“病毒”、“抗体”等一大堆专业名词,曲卫东一下子就蒙了。无奈之下,她就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画符号来记笔记。一天的课下来,她就有些吃不消了。晚上回到旅馆,她对丈夫说:“完了,我听不懂那些名词,太深奥了。”丈夫安慰她说:“刚来,哪能一下子就听懂,没事,再坚持坚持,我觉得你肯定能行!”
在丈夫的激励下,她又坚持了第三天、第四天,她觉得比刚开始时强了许多。想到家里正等着她学知识回去,她暗暗在心里给自己加油:卫东,你一定要坚持下去啊!随后,她就让丈夫和儿子回家。
依依不舍地告别了丈夫与儿子,曲卫东心里觉得没着没落的,好在丈夫经常打电话鼓励她,每每提起这些,她的心中就充满了无限感激。
一次,教授在讲抗体的时候,曲卫东把他的话理解反了。晚上,她对同宿舍的一位小姑娘说:“你给我看看,我画得对不对?”那个小姑娘一看,她画出来的抗体图是反的,笑着说:“你画颠倒了。”接着,小姑娘边给她讲解边把她的图更正过来。她拿着自己的笔记对照着小姑娘的笔记反复琢磨,又重新整理一遍,直到彻底弄明白后才去睡觉。
一次课程结束后,教授让班上的学员谈谈自己的家乡。由于班上的学员几乎全是大学毕业生,这让曲卫东感到特别自卑。轮到她发言时,她低着头说:“我叫曲卫东,来自辽宁省丹东市。我们丹东有鸭绿江、锦江山、抗美援朝纪念馆等旅游景点,还有草莓、大虾、大蟹子等土特产,咱们这批学员属我年龄最大,但学历却最低——— 是小学毕业。”她刚说完“小学毕业”,学生们都“轰”地一声笑了。随后她又说:“我文化水平低,以后有什么不会的,希望大家都能帮帮我。等你们以后去丹东,我一定好好招待你们。”
曲卫东在中国农业大学学了两年,拿到了大学结业证书。手捧证书,她激动地流出了热泪。一传十,十传百,养鸡专业户们都知道新城区有个去中国农业大学学习的曲卫东,不但人好而且技术厉害!今年春天,一个养鸡户慕名找到曲卫东,向她求教。听完鸡的病症后,曲卫东马上说:“可能得了‘肾传支’。”随后,她立刻配了中药给那个养鸡户拿回去。过了一天,养鸡户打电话来说:“鸡强多了,但还没有完全好,跟前的养鸡户都把鸡卖了,我也想卖了。”曲卫东对那人说:“你别一下子都卖了,再等两天看看,鸡和人一样,虽然吃了药,但也不能一下子就好了,缓缓看,多养一天就多卖不少钱。”过了几天,那位养鸡户又打来电话说:“谢谢你,鸡缓过来了,比别人多卖了几千元钱。”
养了9年鸡,挣了一些钱,曲卫东又把视野拓展到了市场更好的养猪业上。2006年秋天,她从外地引进80头母猪和几头种猪,办起了养猪场。2007年底,不算猪崽的出栏数,他们家光毛猪就出栏了1100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