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宽甸满族自治县八河川镇的“王氏皮影”,正在排练一部关于打击“黑彩”的现代皮影戏。
对许多人而言,“皮影戏”仅仅是一个词汇,极偶然间,或许能从电视或电影快速闪过的镜头里,觅得它的踪影;对一些上了年岁的老人来说,如今皮影戏只是存储于脑海中的一朵浪花,在追忆中,或许还能记起当初观看的景象。
一个银幕,一个乐队,数名“演员”,各式各样的影人,充足的光源——— 拥有了这些表演皮影戏的“主力阵容”,无论金戈铁马的战争场面、缠绵悱恻的爱情史诗,还是荒诞离奇的神话故事、神奇跌宕的民间传说,都能演绎得活灵活现,有声有色。
这种起源于西汉,曾经广为流传的民间艺术,在沐浴千年风雨之后,很难再一睹“芳容”。而在大山深处的宽甸满族自治县,皮影戏得到“抢救性”的保护,并逐步开发、发展。
昔日的繁荣与沉寂
“太难得了!我真的不敢想象,儿时记忆中最浓彩的皮影戏,在这个正月的一天,突然展现在我的面前!品着生动的唱腔,观着舞动的影人,自己忽然回到了童年……”
“好多年没看到了,记得小时候看过,传统艺术值得珍视!”
这些生动的对话,说的是今年元宵节,宽甸博物馆门前免费上演皮影戏的事儿。奉献这台节目的,是差点就“离家出走”的八河川“王氏皮影”。
1865年,起源于清朝晚期的“王氏皮影”,举家从山东迁入宽甸境内,后移居八河川镇。至今,已有140多年历史。
从清末民初开始到“文革”前,“王氏皮影”在宽甸、凤城、本溪、岫岩、桓仁等地小有名气,每年都要演出数百场。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祈福拜神、嫁娶宴客、添丁祝寿,往往少不了搭台唱影。有时需要通宵达旦连演十天半月的连本戏(连续剧),一些皮影戏迷都要跟场观看,直到演完为止。有时,一个庙会上,还会出现几个影班搭台对擂的景象,昔日的繁荣可见一斑。对于闭塞的山里人来说,皮影戏曾是他们不可或缺的文化食粮。
经历了“文革”期间被查封的命运后,1978年以后的10年间,“王氏皮影”又重新走上舞台,在当时文化生活仍然匮乏的农村,还是很受欢迎,白天利用太阳光,晚上点起两个500瓦灯泡甚至4盏马灯,就可以热热闹闹地演上一场。后来,随着电视的普及,平时“走村串户”演出的皮影戏,受到了冷落,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重获新生
“‘王氏皮影’现有500多个影人,是代代相传下来的,这可是个宝啊!”宽甸的“王氏皮影”最显著的特点是影人高1.2尺,比普遍采用的7寸影人高很多,属于皮影戏中较大的影人,在全国也很罕见。
“王氏皮影”的这一与众不同之处,引起了省内外关注的目光。在2005年至2006年,外地相关人士多次向“掌门人”、第五代传人王长水发出邀请,想把“王氏皮影”引过去“据为己有”,作为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来。
“不能把祖宗留下来的东西让给外地!”外人的介入,加快了宽甸满族自治县和丹东市保护 “王氏皮影”的脚步:2006年,在市、县文化部门共同资助下,“王氏皮影”开始了收集、整理挖掘工作;2007年6月,“王氏皮影”被列入《辽宁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年,宽甸县财政又出资2万元,为“王氏皮影”购置灯光、乐器、音响及摄影机、录音机等设备,使之具备演出的条件。
在完成了抢救和保护之后,“王氏皮影”的发展被提到首要位置。
宽甸县文化广播电视局已经有了成型的思路和计划:面向社会招收艺术人才,培养传承皮影戏所需的表演、操作和器乐人才;将“王氏皮影”代代口头相传的《杨家将》《呼延庆打擂》《金鞭记》等20余种传统剧目,整理成文字。这是一个相当繁杂的工程,除了采用录像、录音手段外,还要把台词用文字记录下来;在剧目上进行改革,在传统中融入时代气息,并开发一些现代剧目,使皮影戏能适合更多人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