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日报2008年6月20日16版
如今,来丹东投资的企业家深切感受到了这里投资软环境的变化。一位外来投资者欣喜地说:“以前是 ‘挨个部门转,楼上楼下跑’,现在是‘只进一个门,只找一个人’,效率大大提高了,丹东的软环境建设的确打出了一张‘快’牌。”
如此可喜的变化得益于丹东市委、市政府把今年确定为“环境年”,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对于审批项目“能简的要简,能放的要放”,全力营造以高效的服务环境为重点的投资软环境,以此来推动丹东经济的大发展。目前,审批事项集中办理率由去年的95%提高到97.6%,真正让来丹东投资兴业的企业感到宽松、满意。
新名词带来新气象
长久以来,审批繁多、程序繁杂、时限漫长等诸多“衙门痼疾”导致了招商引资项目招不来、招来了也留不住。为改变这样的状况,围绕“环境年”活动方案的要求,各相关部门纷纷行动起来,许多高效的服务措施纷纷“出炉”。“项目代办”、“联合审批”、“超时默认制”和“缺席默认制”等这些让投资者感到新鲜和陌生的新名词,在实施这些特色服务的丹东市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各窗口,已经成了工作的常态,更成为破解“行政效率低下”的良药。
就说“联合审批”吧。一般投资项目从项目审批核准备案,到竣工验收投入使用,共涉及发改委、经委、建委等20余个部门、单位,以往得按序一个一个部门跑,甚至一个部门要跑好几趟,全跑下来需要176个工作日。而“联合审批”则使多个相关审批部门同步启动审核工作。对“时间就是金钱”的投资者来说,这不仅节省了时间,也大大节约了办事成本。有投资者生动地说,这样的审批是变“串联”为“并联”。
丹东山水源水泥有限公司就是这个特色服务的受益者。3月19日,丹东市公共行政服务中心了解到,投资外方担心美元汇率贬值,影响投资比例,提出要在3月底前办完所有前期审批手续。中心于第二天就组织了由发改委、环保局等相关部门参加的联合审批会议,听取了项目单位关于项目情况的介绍及审批进度时限的想法。为使项目尽快上马,他们打破常规,采取倒计时告知承诺的方法,在4个有效工作日内就将合资企业的合同、章程作出批复。中方投资者代表感触颇多地说:“同样的项目在外市正常办理,审批手续用了一年的时间,丹东的办事效率是我怎么也没想到的。”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一个投资者就是因为曾经名目繁多、程度繁琐的行政审批打了退堂鼓,而如今高效的服务环境又让他萌生了创业的想法。
“管理员”变身“服务员”
淡化“管理”色彩,突出“服务”宗旨。如今的丹东,正由以往热衷于“管、审、批”的管制型政府形象逐渐转变为致力于“扶、帮、助”的服务型政府,有效推动了软环境建设向更高效的方向发展。
每天都直接接触投资者的丹东市发改委审批办主任孙强一语破的:“以前,我们对那些处于边缘的、拿不准的项目很保守,可能不敢批,会对申请人说‘不行’。可现在,我们是主动替服务对象想,首先做的是积极向省里咨询,跟领导沟通,上网查询外市有没有类似的情况。只要确定这个项目是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的,是有利于丹东经济发展的,我们就大胆地批,让企业大胆地干。”
丹东市建委也非常积极主动,工作人员如看到有投资者到发改委窗口办理项目建议书,他们便主动与其攀谈,大约什么时间开工,对涉及建委方面的审批事项了不了解,再把将会涉及到建委方面的审批事项需要准备的材料等一一告知。有投资者感动地说:“这样的服务太超前了!”
高效率促进大发展
现在,丹东市级权限内保留的审批事项已经减少到99项,行政审批事项即办率达到35%,一般承诺事项和特殊承诺事项办理时限都被压缩到3个工作日和5个工作日。据最新统计,今年第一季度,丹东市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各窗口集中审批事项全部在承诺时间内办结。如此高效率的服务软环境必将使更多的投资者认识丹东,丹东也将借此迎来更大的发展。
前不久,苏州市顺合物资贸易发展有限公司投资1000万元在丹东成立辽宁世吉进出口有限公司。企业经理来到工商局内资登记窗口登记,窗口人员对其热情接待,及时向分管领导汇报,进行专题研究,积极主动地为企业整理材料,并帮助企业打印提交的章程修正案以及股东会决议,协助验资部门搞好验资报告,完成了登记材料的准备工作,当场登记、当场发照。企业经理感动之情溢于言表:“我们从外地来丹东办企业,人生地不熟,本来有打‘持久战’的准备,这么高效的审批效率和优质的服务是我们怎么也没想到的,以后一定会向更多的朋友推介丹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