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港“生态渔业”赚钱又养海
发布时间:2008-09-18 | 浏览:
辽宁日报2008年5月6日12版
伴随着和煦的阳光,2008中国东港海鲜节暨湿地观鸟节拉开了帷幕,东港的海滨也随之呈现出一派热闹欢腾的景象,清爽的海风推送着海浪,轻拍着岸边的沙石,好似展开了一幅宜人的画卷。来此参加海鲜节的游人也深切地感受到,近些年来东港的经济发展了,更可喜的是,这里的生态环境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就连鸟儿们也仿佛感受到了东港的新气象,成千上万地聚集到鸭绿江口湿地栖息,为这幅画卷点染了一笔壮丽的色彩。
的确,东港市在发展渔业经济的同时,更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他们转变渔业经济增长方式,变往日传统渔业的涸泽而渔为“休闲渔业”、设施渔业的养海富民。几年下来,效果明显,这里渔民的腰包鼓了,生态环境也改观了,将东港打造成 “中国观鸟第一城”的目标指日可待。
“休闲渔业”养“肥”了那片海
东港海岛的渔民早早就开始了新一年的忙碌,织网、修船、打扫庭院,不仅为出海捕捞做准备,更为了迎接八方的客人。近些年来,东港渔民逐渐从传统渔业那种靠海吃海的“自然吃法”中走出来,向海洋旅游业寻求发展的新路,保护性地利用有限的海洋资源,“渔家乐”等“休闲渔业”海洋旅游项目应运而生,渔民们增收的同时也养“肥”了那片海。
在东港市旅游部门的协助下,东港各海岛的海洋旅游业已走上正轨。渔民们组织游客观海岛风光、尝渔家特色风味餐、住渔家的大火炕、参加渔村民间活动、买渔家风味土特产,与渔民一起赶海、垂钓、拾贝,让游客与渔村、渔家、渔民融为一体。
逐渐红火起来的“休闲渔业”给海岛渔民带来了好收成。刘述文是大鹿岛上土生土长的渔民,早些年他经营海洋捕捞,最初几年的情况还不错,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刘述文感觉到海里可以捞的东西少了,他的收入也随之降了不少,他觉得出海打鱼这碗饭越来越不好吃了,应该转变了。
于是刘述文投资100多万元转向经营起旅游业来。游客来到他那儿,看海景、吃海鲜,要是有想出海的,刘述文便帮助他们联系捕鱼的机帆船,和渔民一起到近海拉网捕捞,归航时带回的“战利品”就在刘述文的酒店用海岛的“土方法”加工。刘述文说:“用我们渔民的方法做出来的鱼,味道就是和城里的不一样,客人们都愿意这么弄。”这样经营下来,刘述文的酒店一年能收入十几万元,比较一下,这个收入比搞捕捞时还多。
最可喜的是,尝到发展海洋旅游业甜头的渔民们现在开始懂得养海了。他们知道,海洋变美了,海洋资源丰富了,他们的生意就更好做了。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地在海滩上事先撒放了大量海鲜苗,有蚬子、文蛤等十几个品种,先把海“养”起来,再去开发。这样,各大海岛近海的海产品日渐丰富。
设施渔业打出了“生态牌”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经济,早已成为东港人的共识。为使渔业经济的发展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他们转变渔业增长方式,大力发展设施渔业。设施渔业是一种高科技含量的集约化养殖方式,虽然投入高,但占用的自然资源少,而且单位产出率高,代表了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方向。东港的设施渔业的确成为经济和生态共同发展的一张“王牌”。
聪明的东港养殖户琢磨出了 “多品种多模式混养”的道儿,在一个虾池中同时养对虾、河豚,池底的淤泥还可以养蚬子,而且病弱的虾还成了同池混养的其他鱼类的美味食料,形成了适者生存的生物链,从而提高了海产品的质量。比较突出的就数菩萨庙镇的虾池综合利用立体养殖。当地养殖户刘振义在自家2000余亩的虾场淤泥中养蚬子,池中的水还可以包给别人养海蜇,这下他两面得利,比以前单纯养殖多赚了一倍还多。
“生态渔业”养活了观鸟地
随着东港“生态渔业”的不断发展,东港的湿地也随之愈发地肥美了,成千上万的鸟儿也同样感受到了东港生态环境的日新月异,不约而同地迁徙到这里。据统计,东港市境内鸭绿江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有鸟类已达到240余种,每年在此栖息、繁殖和越冬的鸟类数量达100万只以上,这里成了名副其实的“鸟的天堂”,这不能不归功于东港的“生态渔业”。
东港市也适时对此加以大力保护,力争在几年内将其打造成“中国观鸟第一城”。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鸟类协会成员、澳大利亚鸟类专家马克先生每年都率国际鸟类专家到湿地保护区进行考察研究。他首次来到鸭绿江口湿地时,就曾经兴奋地说:“没想到鸭绿江口湿地有如此众多的鸟类!”当他看到7万多只鸟一起飞起时,那铺天盖地的场景似雪花飞舞,起飞带动的气流声和鸟鸣声似暴风骤雨,这位见惯了各种鸟类的专家也高兴得手舞足蹈。现如今,到东港观鸟已成为新的旅游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