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日报
今年是丹东职工生活互助活动开展50周年。悠悠岁月,抹不去那曾经有过的美好情愫。3月4日,记者走进丹东市五经街一栋旧式楼房五楼的一户人家,这就是当年职工生活互助活动发起人邓玉芝的家。“小儿子没有住房,夫妻俩又都下岗了,和我们老两口住在一起,屋子不宽绰。”邓玉芝边说边把记者让进了她的卧室。
邓玉芝的卧室看样子不足
难忘美好姐妹情
“我当时有4个孩子,是组里最少的。很多女工都是八九个孩子的妈妈,家庭负担很重。最初,我们自发搞起生活互助,是因为姐妹们三班倒,无暇顾及家务,大家互相帮一把,就是想把生产搞好不拖组里的后腿。” 回忆当年,最让邓玉芝老人难以忘怀的不是“生活互助”中的操劳和汗水,而是那个年代工厂里姐妹间的融融深情。
“当时,大家叫绸一厂‘三多厂’。就是老职工多,女职工多,孩子妈妈多。” 虽然自己家一摊子事儿也常常让邓玉芝焦头烂额,但作为织绸车间捻头小组组长,她还是经常挤出时间帮工友料理家务,拆洗缝补。时间长了,她发现需要帮忙的人太多了,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1958年,邓玉芝串班上的盛瑞华、杨福兰、袁淑香成立了“姐妹互助组”。此后,她们本着“上班看情绪,班中看生产,班后去家访”的原则,发现谁有困难就及时帮忙。有一次,邓玉芝发现青年女工王玉梅上班时情绪不好,她下班后经过家访,得知她父亲重病在床,全家仅靠她每月16元的工资维持生活。见此情景,邓玉芝和姐妹们凑了10多元钱接济她,还为她争取了厂里的长期补助。有一年,快过春节的时候,厂里一位工人的妻子因突发病去世,撇下5个孩子,最小的才几个月大。那年的春节,邓玉芝和几个姐妹就在这名工人家里度过,拆洗被子、做棉衣、做饭、打扫卫生……大年三十,她们都没有赶回家包饺子。
“有一年冬天,咱做了多少棉袄不知道,硬是做坏了一台缝纫机。虽然每一家的生活都很紧巴,但那个年月,大家都在用自己一颗滚烫的心温暖着别人。”回忆往事,这个耄耋老人的眼里盛满幸福。
后来,互助活动在全厂推广,又因为有了男工的加入,“姐妹互助组”便改名为“生活互助组”。1960年,丹东丝绸一厂参加互助活动的积极分子占到职工总数的18%。生活互助队伍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壮大,从绸一厂发展到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邓玉芝发起的职工互助活动被誉为“闪耀着共产主义思想光辉的生活互助”。
1966年,邓玉芝当上了厂工会副主席,1979年又调任丹东市纺织工业公司工会任副主席。即使走上领导岗位,她仍然节衣缩食,把生活互助活动开展得扎扎实实。有一年,她到丹东棉织一厂蹲点,组织起了一个100多人的生活互助队,很多困难职工得到帮助。因为工作上的出色表现,邓玉芝先后6次被评为市劳模,3次被评为省劳模,并荣获全国优秀工会工作者称号。
将爱进行到底
邓玉芝退休后,有半年多没领到退休金,那时丈夫的退休金还不足300元。即使这样,邓玉芝也省吃俭用每月省出百八十元,帮助身边更困难的人。虽然离开了工作岗位,她依然把“生活互助”的精神带到了退休后的生活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邓玉芝“生活互助”的内容由以前的出力变成了出钱多一些。邓玉芝的家里生活并不宽裕,儿子儿媳都下岗了,老两口有限的退休金还要供孙子上学。但无论自己怎样艰难,每年她都会省下一笔钱来捐给困难家庭。她总是说:“一家帮十家难帮,大家帮一家好帮。”一次,邓玉芝和家人从街道得知一个小伙子得了尿毒症,爱人离他而去,只有一个年幼的儿子在家照顾,仅靠低保维持生活。邓玉芝一家以爱心协会的名义给他送去了米面和钱。
除了常年包扶困难户,邓玉芝最关心的是那些处在困境中的劳模。有位劳模丈夫去世多年,每月仅靠400元的工资维持和孩子的生活。当得知她连这份工作也得不到保障时,邓玉芝和爱心小组成员于淑兰找到主管局帮她解决了工作问题。
弹指一挥间。50年过去了,但邓玉芝无私奉献的精神不减当年。这位八旬老人动情地说:“人生苦短,情爱绵长。济危扶贫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要将这份爱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