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媒体上的丹东 > 辽宁媒体
辽宁媒体

和美之风满山村

发布时间:2008-09-18  |  浏览:
辽宁日报2008年2月25日12版
    喝着甘甜的泉水,吃着丰盛的饭菜,住着温暖的房屋,虽然已经到了正月十四,凤城市石城镇西隈村6组的上百户村民仍沉浸在过年的喜庆之中。
    能不高兴么?熟悉这里的人都十分清楚,6组多年以来就没有自来水,吃水曾是百户人家的“老大难”。为了解决吃水难,村里也曾多次动工修建,可不知什么原因,就是打不出水来。镇里成立便民服务中心以后,得知这一情况,中心工作人员多方奔走,终于得到了上级部门的支持。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队伍放弃多个休息日,赶到西隈村6组进行工程设计和安装。春节前,当哗哗的流水声从每家每户传出时,兴高采烈的6组村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便民中心确实便民啊!”
打造新网络
    石城镇位于凤城市东北部,全镇有10个村、110个村民组、2.3万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镇党委发现,到乡政府办事难是农民反映最突出的一个问题——— 人难找、脸难看、事难办。有时为了一件事,有的农民甚至跑了五六趟连人也没见到。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真正实现为农民“零距离”服务、“零费用”代理,石城镇决定改革乡镇机关工作运行机制和办事模式。2006年10月,他们组建了镇便民服务中心,配备了责任心强、有较强办事能力的工作人员。凡与经济建设和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事项,都纳入镇便民服务中心的服务范围,民政、计生、农业、林业等13个部门集于一体,实行一体化办公、一站式服务。
    与此同时,石城镇还积极打造村、组便民服务网络,设立了村服务站和居民组服务点,将村服务站作为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向村级的延伸、村两委为民服务的载体;居民组服务点则负责收集民意民情,一方面是镇服务中心的口舌,另一方面是镇服务中心的眼鼻。随着镇、村、组三级联动网络服务体系的逐渐成形,石城镇的万余名农民享受到了问事不出组、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事有人管的便捷服务。
服务零距离
别看石城镇的便民服务中心不大,可发挥的作用却不小。过去,农民到镇里办事,经常不知上哪家门、找什么人,一件不大的事常常要从村到镇折腾好几个来回。而今,农民只要打个电话或走进便民中心大厅,就可以知道自己要办的事应该找谁、需要哪些材料、交多少钱、多长时间能办完。
    去年秋蚕即将上山、板栗树开花打药的季节,石城村9组村民孙民找到了便民中心。原来,他承包的蚕场正好和本组居民张显庭家承包的板栗园相邻,张家打药直接影响到孙家秋蚕放养,两家就此引起纠纷。中心工作人员将两家找到一起共同研究后,提出了由孙民家帮助张显庭家提前打药,待秋蚕上山后,药力已失效,双方产业都不影响的建议,两方都非常满意,避免了矛盾激化和上访。
    石城村4组的王天鹏卧病在床。为了给他治病,家人花去了所有的积蓄。而石家村村民姜某欠王天鹏4000元钱,以没钱为借口就是不还。在王天鹏打电话咨询后,中心的司法干部孙书明立即赶到其家中了解情况,免费为其提供法律援助,找双方当事人调解,最终姜某主动归还了欠款。
尽吹和谐风
    2007年8月8日,孟家村5组的张桂花老人哭着找到镇便民服务中心,说他们家的房漏雨了,由于灶坑进水,早饭无法做,导致一家三口没吃上早饭。83岁的张桂花领着两个三四十岁的儿子生活,一家三口都是智力残疾人,是镇里的农村低保对象。中心工作人员立即和镇、村两级领导研究,决定由民政办出资800元购瓦,由村委会负责更换。12天过后,张家的大事便得到了圆满解决。张家满意,群众叫好,都说便民服务中心好,真正关心老百姓的生活疾苦。
    石城镇党委书记孙贵远介绍说,便民服务中心创建运行一年多来,群众都愿意到这里来办事,对政府的满意度提高了,党群干群关系得到进一步密切。尤其是从去年末到现在的这段时间,来中心办事的农民是越来越少了。少,就说明村民的烦心事少了,高兴事多了,邻里关系和谐了。
    据了解,截至目前,石城镇便民中心已登记接待来访群众千人次,为群众办事850多件。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