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日报2007年12月5日16版
在辽宁蚕乡,姜德富的名字家喻户晓。2002年,他被评为省优秀专家;2003年被聘为国家、省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4年被评为丹东市劳动模范;2005年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这一连串耀眼光环的背后,浸透着他为辽宁乃至全国的蚕业发展所付出的汗水和心血。
柞蚕作为一项传统产业,在经历了从野生到人工驯养历史阶段以后,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制约柞蚕生产的病虫害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但总产量瓶颈始终难以突破。如何突破传统的育种方法和途径,让有限的蚕场进一步增加效益,成为摆在柞蚕育种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作为省蚕业科学研究所的一员,姜德富深知肩上的重担。
一次回老家,姜德富从农民饲养肉食鸡和改良牛的生产过程中受到极大启发,为什么在相同时间吃下相同饲料,动物个体间的增重却不一致呢?他眼前忽然一亮,想到了柞蚕的消化酶和饲料转化率,于是,选育一个高饲料效率柞蚕新品种的念头迅速萌生。
在柞蚕放养形式上,春蚕放养只是为秋蚕提供种源,造成了资源的无端浪费。而吉林、黑龙江、内蒙古这些地区,由于无霜期较短,二化性放养几乎不可能。为此,他又担负起了为二化性地区选育一化性品种的重担。如获成功,那将意味着柞蚕放养区域从辽宁向北安全推进了5个地理纬度,也意味着可利用蚕场增加20%、经济效益增加1亿元以上,柞蚕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发生质变。
柞蚕育种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为了发现一个基因突变体,要经过对成千上万个材料的技术处理和性状观察。为了掌握第一手材料,姜德富带领科技人员走遍了辽宁280多个乡镇,走访了千余个柞蚕业户。为了搞好小区的观察和记载,他的小腿被草蜱叮咬得溃烂化脓,刺痒疼痛难忍,他用酒精一擦,继续工作。有一次,他被胡蜂蜇了,强烈的蜂毒过敏反应,使他的脸发肿变形,眼睛看不清东西。同事们心疼地劝他休息,他却风趣地说:“这有什么,听说被蜂蜇了还能增强免疫力呢!”
正是凭着这股韧劲,20多年来他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功。他首创了“两春一秋”一化性柞蚕新品种培育方法和长光照逆向选择育种技术,并取得两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即二化性地区一化性柞蚕新品种,结束了我国二化性地区没有一化性实用品种的历史。他和同事们育成了高饲料效率柞蚕新品种8821、8822及其杂交种“大三元”,该品种可节省蚕场20%、增产15%以上。用上这一新品种的老蚕农张部武兴奋地说:“我放了50多年蚕,头一回遇上这么好的品种,两茬蚕下来挣了3万来块。”
这些年,姜德富和所里的科技人员常年活跃在蚕业第一线,平均每年举办蚕业科技讲座30余场次,为农民提供科技资料两万多份。针对个别地区蚕农还不富裕的情况,他带领20余名技术骨干与农民结成帮扶对子。在他们的帮扶下,已有500余户农民稳定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