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媒体上的丹东 > 辽宁媒体
辽宁媒体

育得“桃李”满山乡

发布时间:2008-11-17  |  浏览:
辽宁日报2008年10月30日12版
     收获的季节,记者来到丹东市振安区九连城镇窑沟村,这个往日宁静的小山村此时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连绵起伏的山地被大片的苹果林覆盖着,随处可见成熟的苹果密密地挂在枝头上,把一棵棵果树压得直不起腰来,红彤彤的果实好似一个个火红的小灯笼,把喜悦传递给来此的每一个人,让人不由得感叹,这个小山村真不愧是一个花果山!窑沟村能有今天的景致,不能不感谢一个人,他就是老果树技师衣成忠,40多年来,他带着村里人把这个小山村变成了花果山,更无私地把果树栽培技术传给村里村外的人。如今,已是育得“桃李”满山乡的衣成忠老人看着这满山的红艳也不由得露出欣慰的笑容。
    那是1966年的春天,衣成忠初与果树结缘。通过勤奋钻研,衣成忠很快便成了果树栽培的行家里手,他的果树高产,在远近山乡出了名。凭着这门手艺,衣成忠的日子逐渐过得殷实起来。
    43年来,衣成忠与果树打交道的岁月饱含着辛劳,但对他来说更多的是丰收的喜悦,这其中不仅仅是果树带来的收获,更让他感到骄傲的是他带出了众多弟子,“收获”了“桃李”满山乡。他的这些徒弟把丰收的喜悦传播出去,也把富裕的生活带给了更多的人。
    在衣成忠的众多徒弟中,贫家孩子、九连城镇九连城村的郭茂臣最得他的真传。提起当年收郭茂臣为徒的情景,衣成忠记忆犹新。 1985年,衣成忠初次来到郭茂臣家,满眼的贫寒让他触目惊心,老少三口挤在一间破败的黄泥房里,父母久病不起,刚刚初中毕业的郭茂臣闲在家里,没有任何生活来源。可听话、懂事的郭茂臣打动了衣成忠,让他坚定了收下郭茂臣这个徒弟、帮他摆脱贫困的想法。衣成忠拿出自己的梨树苗赊给郭茂臣,严肃地对他说:“这些苗子你要是管好了,我一分钱都不要,要是管不好,你得加倍赔给我! ”就这样,衣成忠手把手地教郭茂臣种果树,师傅教得仔细,徒弟学得认真,随之而来的便是收获。第一年,郭茂臣的果园就收获了1000多元钱,这对于原本毫无生活来源的农家人来说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郭茂臣的母亲高兴得拖着病弱的身子杀鸡炖肉,摆了一桌子酒菜请衣师傅和村里人吃饭。
    一转眼20多年过去了,现如今,郭茂臣的果园发展得相当有规模,年收入至少有四五万元,而师徒间的感情也处得亲如父子。郭茂臣告诉记者:“俺叔要求俺可严了,每年春天剪完枝他都得去俺家看,还给俺打分呢。最初只给打40分,除了批评没一句表扬的话,俺就得努力提高,当然分数也越来越高,今年俺叔给打了92分,而且第一次没说批评的话,即使没表扬俺,俺心里也和上学时考了双百一样高兴。”
    这么多年来,衣成忠收的徒弟少说也有50人,带动了300多农户进行果树栽培,这些人中不仅有本村的,还有外地的,衣成忠都将自己掌握的果树栽培技术无私地传授给他们,不要一分钱回报。 1993年,衣成忠引进试栽“寒富”苹果,并通过众多徒弟和带动的农户推广出去,在当地形成了产业发展起来,仅窑沟村就发展了四五百亩,每年能收获100多万公斤个大、色红、味美的“寒富”苹果,让窑沟村这“花果山”出了名。
    今年衣成忠66岁大寿时,他的徒弟都来了。当弟子们一齐给师傅祝寿的时候,衣成忠真正感受到了“桃李”满山乡的喜悦。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