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20万农户“攀龙出海”
发布时间:2009-02-25 | 浏览:
辽宁日报2008年12月18日12版
前些日子,东港市椅圈镇黄城村村民徐元宝把自己种的170多亩专供出口的水稻收回了家。听说受国际经济大环境影响,一些对外加工企业最近不太景气,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徐元宝的情绪。面对5万多公斤水稻,他依然不紧不慢。细一打听才知道,半月前,和他签单的企业已放话过来,下个礼拜开仓收粮,价格在原来的基础上上浮20%。“这可真是手握订单心不慌啊! ”
而来自农业部门的统计,更增强了丹东农民的自信。今年,全市农业订单面积340万亩,带动农户20万户。 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预计将达到190家,销售收入预计可达72亿元,利税总额7亿元。
手握订单心不慌
黄城村有水田1.01万亩,这里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水源充足,拥有发展优质稻米生产得天独厚的条件。不过,前几年,由于不了解市场,盲目种植,村民吃了不少苦头。 9年前,村民徐元宝种植70多亩水稻,打下2.5万公斤稻子,一直卖到第二年开春才出手1万公斤。后来担心稻子变质,老徐只好低价卖掉,一下子亏了上万元。
2005年,黄城村成立稻米协会,实行集约发展。 2007年7月,在协会的基础上,他们成立了鸭绿江有机稻米专业生产合作社,和辽宁鸭绿江米业集团联合,统一推广“越光”有机稻米,实行订单销售。今年,黄城村水田种上了订单水稻,并带动周边地区4000多户农民,将订单面积扩散到5万亩。
面对金灿灿的稻谷,徐元宝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每亩产量480公斤算,毛收入1200元左右。刨去种子、化肥及人工费等,一亩水稻净剩七八百元。今年我比种常规品种至少多收入3万元。 ”
近年来,丹东农产品加工与农村各业生产、流通等企业和农户建立了“产、加、销”的互利合作关系,“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链条日益密切。今年,龙头企业与农民签订的各类农业生产订单面积达340万亩,带动农户20万户。
双赢的联合体
在东港广天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进行滑子蘑筛选。董事长毕瑞阳介绍说,这几天工人们都在加班加点生产,目的只有一个,将菇农手中的滑子蘑抢出来,把农民的损失降到最低。
原来,入秋以来滑子蘑市场萧条,新农镇100多万帘、300多万公斤的滑子蘑销路不畅。虽然和菇农间没有订单,但企业却挺身而出。
“越是在关键时刻越能体现龙头企业的作用。”丹东市农委产业处杨处长如是说。而广天公司的善举源于供求两方的“共赢”。
去年,广天公司与经济落后的东港市长安镇王家村建立了帮扶关系,双方确定发展草莓、滑子蘑种植的思路。为解决村民发展资金不足问题,公司资助村里价值10万余元的草莓苗和滑子蘑加工设备;对草莓种植户每亩地补贴150元。而最让农民安心的是,公司与种植户签订保底收购合同。目前,王家村发展草莓500亩、滑子蘑10万帘。
“我们之所以如此下功夫,是想在王家村建立自己的种植基地。若市场草莓收购价低于1元,我们按1元保底收购,若高于1元,我们和其他企业一样竞价收购。对农民来说,这可以说是一个‘安全性订单’。”在毕瑞阳看来,加工企业和农民实际上是一个“联合体”,只有互相扶持,才能实现双赢。
在市场的驱动下,丹东企业和农户间的联系日益加强,产业链条趋向紧密,带动能力逐步增强。围绕一个又一个龙头企业,目前全市已形成优质稻米、食用菌、板栗、贝类、中药材等15个特色农业产业基地。这些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强有力地支撑着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
量增质优效益凸显
无论是龙头企业发展,还是产业基地建设,都离不开各级政府的政策扶持。3年来,丹东市本级财政拨款1000万元为重点企业贴息。今年,市本级贴息专项资金更是由300万元提高到600万元,并按照国家和省里的有关规定,协调税务部门为农产品加工企业减免税款1000余万元。
放水养鱼,增强了企业的发展后劲。这些企业在政府服务与政策引导下,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积极联合外部技术力量,扩大加工生产规模,提升加工产品档次,加快实现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由传统工艺向现代化技术、由资源消耗型向高效利用型的转变。
短短几年,丹东农产品已由只能简单粗加工,逐步转向分割、即食、休闲、罐头等多种加工结构,初步形成了精制大米、玉米良种、真空保鲜贝类、干虾等10大类、30多个系列、近300多种产品。全市目前已有40余户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了ISO9001和HACCP国际双认证,51户企业的99种产品通过了国家无公害、绿色食品质量认证,4户企业的11种产品通过了国家有机食品质量认证。
而随着加工水平和产品档次的逐渐提高,丹东农产品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逐步扩展,已经出口到亚、欧、美、澳的36个国家和地区。 2007年,全市农产品出口额实现4.05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25%,占全省农产品出口创汇总额的20%左右,居全省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