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灶坑中抢出百万亩山林
发布时间:2009-03-06 | 浏览:
辽宁日报2009年1月7日2版
人物简介
孙吉林,48岁,丹东承天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二十多年来,他与农村供热打交道,成功地研制出新一代生物质制炭制气发生器和垃圾制气发生器,改变了农村老百姓烧柴做饭和冬季取暖的传统习惯,从灶坑中抢出了百万余亩山林。
活了65岁,家住宽甸满族自治县宽甸镇城北的王大娘最近下厨房的心情特别好,原因是她和附近的邻居家一样,告别了烟熏火燎的灶坑,不但用上了自来水,还用上了秸秆燃气——几个月前,她家后面北山山坡上的城北生物质垃圾大型气化站落成,终于让家家户户燃起了熊熊的炉火。“这东西真神,我亲眼见过它能‘吃’垃圾!这得感谢人家孙吉林。 ”
王大娘所说的孙吉林,是丹东承天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1979年,孙吉林应征入伍。当兵期间,他被所在的部队委派到郑州总参技校学习热力和电器等专业知识,这为他后来研究、开发新能源打下基础。 1981年,复员后的孙吉林被分配到宽甸县灌水镇供销社工作。1988年春天,在县能源办的支持下,孙吉林牵头成立了县供热站。
那时,农村能源就很紧张,宽甸县一年要砍伐30万立方米木材,这相当于将6万亩林地“夷为平地”。而全县9万农户生活饮食、取暖的主要燃料是薪柴,每年要烧掉4亿多公斤,全县约有100万亩天然幼林长期被沦为打柴场。这对孙吉林触动很大。
成立供热站后,孙吉林决心研究一种新能源取代林木。他从供暖行当入手,寻找煤的替代品,琢磨着如何能降低供暖成本。 1996年,供热站转制成民营企业后,孙吉林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上。那几年,他到全国各地取经,光是买图纸的钱就花了二十多万元。
经过数个寒暑的潜心研制,2003年10月,一台4吨秸秆燃气供暖锅炉在灌水镇开炉。然而,在众人期待的眼神中,这台锅炉只运行了数小时就成了一堆废铁。从这次失败中,孙吉林找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两个月后,新的秸秆气化设备——生物质制炭制气发生器终于研制成功。
这种发生器以农村废弃的秸秆、稻壳、玉米芯、锯末等为原料,既生产可燃气体,同时又产炭,不仅节能降耗,而且清洁环保。之后,孙吉林他们在灌水、硼海和牛毛坞镇建了3个气化站。平时0.5公斤秸秆连一壶水也烧不开,但进到气化站能生产1立方米的燃气,够4口之家做好一顿饭的。农民做饭不必再受烟熏火燎的烦恼,只要轻轻地拧开管道阀门,打开燃气灶开关,一桌香喷喷的饭菜便很快做成。
有人为孙吉林的发明算了一笔账:如果按每年一户节省薪柴4吨来计算,一年下来至少使8亩1至6年生的天然幼林得到保护! 2005年10月,孙吉林拿到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他又将目光落在令世界各国都十分头痛的生活垃圾上,并成功研制出了一种对可燃垃圾能进行清洁无害化生产可燃气体的机械设备——生物质垃圾制气发生器,填补了国内乃至国际空白。目前,丹东承天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已在丹东建立了25处气化站,一万多户农民摆脱了“抱柴烧饭”的传统,享受到“不见炊烟起,只闻饭菜香”的现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