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媒体上的丹东 > 辽宁媒体
辽宁媒体

守望乡村

发布时间:2009-03-20  |  浏览:
辽宁日报2009年2月2日

 
图片说明:孙桂萍无私地把青春献给了山区的教育事业。
本报记者 文继红 文/摄
  为了山村的孩子,为了山区的教育事业,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青椅山镇房身沟小学教师孙桂萍放弃繁华的大都市生活,只身一人留在小山村,吃住在校,20年如一日,默默奉献自己的青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着一个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日前,“2008辽宁教育年度人物”揭晓,孙桂萍当选十大年度人物之一。
  学生是她生命的全部
  1989年,孙桂萍从宽甸县高级职业中学毕业,来到房身沟小学当代课教师,负责全校的体育、音乐课,以及两个班的自然课,一个班的地理课,除了每周近30节课的教学任务,还兼任校办工厂会计,而她每月的工资只有45元。很多人都怀疑,在离家四五十里的偏僻山村当一名代课教师,这个女孩能坚持多久呢?春去秋来,孙桂萍在这里生活了20个年头。
  当时,在一些乡村小学里,很多学生做不出一节操,不会唱一首歌,甚至有的孩子连向左转向右转都分不明白。看着孩子们,孙桂萍的眼泪流下来了。她觉得这里的孩子和城市的孩子相比,得到的太少了。他们不比城里的孩子差,他们缺少的是挖掘出他们潜力的教师。孙桂萍暗下决心,自己有多大能量要使多大能量,一定要改变乡村学校的面貌,让这里的学生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
  由于乡村不重视体育、音乐课,再加上单调的教学方式,令学生们对其失去了兴趣。刚到房身沟小学时,体育课经常有学生请假。于是,她尝试发挥音乐教学的功底,把音乐舞蹈引进体育课堂,优美音乐的伴奏下,新颖的游戏,把那些常常请假的学生带回了课堂。从中,她也渐渐摸索出了一套新的教学模式。
  孙桂萍在缺少体育器材无法进行正常的体育课教学时,充分展示出大山女儿的创业精神。买不起体育课用的垫子,她就利用休息时间自己动手缝制;没有跳绳,她就自己为学生搓;没有响球,她买一个回来,照着自己编。这种球大的学生当足球踢,小的就当沙袋,上音乐课的时候,她还把这当作乐器,直到2007年,学校才告别这种“足球”。在她的带动下,全校师生自发的利用业余时间自制体育器材,单杠、双杠、鞍马等样样齐全,近20年了,学校至今还在使用这些器材。就在这样的条件下,她所在学校成了体育科研基地。
  走在乡村小路上,常常能听到村里孩子吹奏葫芦丝、笛子等乐器的声音,这都是孙桂萍教的。孙桂萍性格活泼好动,而且有股钻劲儿。从事音乐教学以后,她硬是学会了笛子、箫等乐器。孙桂萍说:“教师是个良心活,自己不能糊弄学生。 ”她先教学生做人,然后做事,而且要求全面发展。她的学生,列队、做操,就像士兵一样整齐、精神,每天课间操时候,都有村民在校门口观看,这成了村里的一道亮丽风景。她的学生在全县中小学艺术大赛上,几乎年年获一等奖。运动会上,她的学生更是表现得十分优秀。
  城乡之间
  原来,孙桂萍的家离学校很远,天气好时,骑自行车也要1个多小时才到。为了不迟到,每天天不亮就要从家出发。冬天,冰雪路面很滑,一路上不知要摔多少跤才能摔到学校。膝盖磕出了血,手脚冻得变了色,有的地方腐烂化脓,痛得像刀割一样,泪水、雪水和汗水混在一起都冻成了冰。每年的雨季和春季化冻时,本来是人骑车子,可由于道路泥泞,黄泥粘着车子,骑不动,推不走,又不能把车子丢下,常常得车子“骑人”。多少次,她流着泪,扛着车子艰难地行走在通向学校的路上,因为她知道,她的学生在等着她。
  后来,学校为了照顾她,在学生饮水室里隔出一间不足5平方米的小屋让她住校。由于房屋破旧,寒冷的冬天,墙上常常是挂满了霜,被褥都是潮的。就是在这个冬天漏风、夏天闷热的小屋里,她编排了一个又一个深受学生喜爱的文体节目。在这个小屋里,她因一氧化碳中毒险些送了命。住在学校里,闲不住的孙桂萍利用晚上时间,成立了夜校,把学校附近的学生集中起来,义务为他们辅导文化课。她从住校开始到现在,每个冬天所有班级和老师办公室的炉子都由她生,每天早5点她就起来劈柴生炉子。她说,冬天冷,孩子进教室就热乎,自己早起点没啥。
  1996年,全家迁到了大连。家人劝她:“不干了吧,受那么多苦,挣那么几个钱,有啥舍不得的。 ”跟家人一起走,生活在繁华的大都市,又何尝不是她的梦想呢?可这里的孩子更令她难以割舍。她告诉家人:“这里的孩子们不能没有我。 ”当学生们得知她不走了,高兴得奔走相告:“我们老师不走了!不走了! ”后来,领导几次想调她到上级学校,可面对哭作一团的孩子们,对山区孩子的爱和教师的责任心让她一次次选择了留下。对孙桂萍来说,放学后和周末是她最难度的日子。空荡荡的校园,寂静的小屋,她常常一个人泪流满面地站在窗前。
  每次寒暑假到大连和家人一起度过时,她都强烈地感受到城市和农村的反差。城市的繁华对她而言,不能不说是一种诱惑。很多次她都下决心不再回到那个小山村。而在开学前,她吃不好,失眠,心里不是滋味,冥冥之中,似乎听到孩子们的呼唤,她无论如何也放不下那些孩子啊。家人为此不理解她,和她生气。她无言以对,不能孝敬年迈的双亲,也没有一个男人愿意陪她在乡村里度过这样的日子。她就自己收拾好行李,买了车票,选择默默地离开。每当坐上返程的火车时,她的心里就踏实了,她知道自己的心属于这山村的孩子。
  无悔或者无畏
  作为代课教师,她的工资是很微薄的。自己舍不得花,化妆品给自己规定买不超过10元的,也不敢穿好的衣服。可她总是拿出一部分来帮助那些贫困生,为他们买衣物,学习用品,垫付学杂费。她教过的一个女学生,由于家境贫困,从高中到大学,孙桂萍不时地资助她。还有一个其他学校的贫困学生,也因为孙桂萍的资助而迈进了大学的校门。孙桂萍出生在农村,小时候日子过得也很苦,她深知一个学生读不起书的痛苦。她告诉记者,她做这一切的时候,真的没多想什么,就觉得别人有困难了,能帮就帮一把。
  每到雨季,她会护送学生回家,她不会游泳,甚至晕水,但站在学生面前,自己也不知哪来的勇气,一个个背过河,她说:“孩子害怕,但我们可不能害怕。 ”在这里,她不仅仅是老师,也是家长。平日里,学生的衣服破了她给缝补,哪位学生的头发长了,她给理。在学生的心中,她无所不能、无所不会,可是谁又知道,为了这些她付出了多少汗水和辛劳呢?
  她对学生们的付出,也得到了孩子们真诚的回报。孙桂萍说,这些小手也给了她很多,让她感动。她生病了,孩子们到河里捉鱼,送给她熬汤补身体;当孩子学会做菜了,会主动端来给她吃;就连毕业的学生,考上了大学,参加了工作,还经常给她打电话,写信,无论工作上、生活上出现什么问题,都会找她说说心里话,让她帮着出主意。她当班主任,邻村的家长不顾孩子上学路途远,每天接送的辛苦,就是要把孩子送到她的班上。家长们说:“把孩子交给孙老师放心。 ”
  在这位山村女教师的心中,三尺讲台是最神圣的,三寸粉笔,一介布衣,她无悔。在那个偏僻贫困的小山村里,她把自己全部的爱给了学生,有人说她傻也好,说愚也罢,心之天平标有事业不可变更的重量。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