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媒体上的丹东 > 辽宁媒体
辽宁媒体

老郑准备把慰问金捐给希望工程

发布时间:2009-04-13  |  浏览:
辽沈晚报2009年3月26日

  现在,老郑(左)和陈金林乐观地面对暂时的困难。昨日,陈金林说,他希望老郑身体好好的,儿子快点结婚,那才是他们一家人最大的幸福。记者 王海 摄
  新闻闪回:丹东的环卫工人郑仁东在街头垃圾箱内捡到20万元现金,他把钱交给了警方,目前失主已经找到。
  为了表达谢意,失主给了郑仁东2000元慰问金。然而,老郑却准备把这些钱捐给希望工程。“我没想过什么报答,要是图钱,当初我就选择不交公或者私自约见失主了。”昨日,郑仁东说。
  忠厚的老郑成了丹东“名人”
  经过本报等媒体的报道,老郑在丹东成了“名人”。昨日下午,老郑仍在寒风中,拿着扫帚扫马路。他的事迹同事们清楚得很,昨日在打听老郑的工作地段时,一位环卫工大姐说“捡钱那个老郑吧”,她用手指了指说:“就是和我穿一样衣服的那个。 ”
  老郑的领导和同事对他的评价都是忠厚老实,丹东市振兴区环卫处号召大家向郑仁东学习。同事们也很敬佩他,昨日收工时,一位老大姐开玩笑地“骂”他:“这个‘彪子’又学雷锋啦! ”老郑呵呵地笑,并没有回应。
  “报纸上登我照片了,有人看了报纸好像认识我了,路过时还特意看看我。”弄得老郑有点不好意思了,“这事儿挺平淡的,可闹腾得挺大,这两天谁见到我都说这个事儿。 ”
  “没想回报对得起良心就行”
  昨日下午4时30分,老郑下班了。一台亲戚送给他的自行车,是他唯一的交通工具。他的家住在丹东于家小区,屋内很冷。
  老郑的妻子陈金林60岁了,退休在家。她的看法和老郑一致:“我们是普通的老百姓,这点事儿闹得挺大,这几天老郑净是照相录像了。”老太太很开朗,喜欢笑,“奖励啊、回报啊,都没想过,对得起良心就行了。 ”
  陈金林把家收拾得干干净净,虽然东西很旧但很规矩。家里养着一只鹦鹉,那是老郑工作时捡回家的。“它受伤了,老郑就把它带回来了。 ”“我有福啊,找了个好老伴儿,儿子也听话。 ”老郑感慨。他最大的心愿是看到儿子结婚,但难题是目前没有钱买婚房。
  “平平淡淡地过日子就挺好”
  郑仁东血压高,还有严重的心脏病。“大夫说我活到现在就是奇迹了。当年就是因为上班时犯了病,才不能干活的。 ”
  老郑是钳工出身。陈金林说:“他的技术好,用耳朵一听就知道机器哪儿坏了。就是因为病重干不了活了,才回家,一呆就是五六年。 ”
  直到去年,老郑才当上环卫工人。不过工作后身体比以前好多了,“毕竟有点事儿干,在家憋着还容易把身体憋坏呢。 ”
  他吃着两元一瓶的降压药,辛苦地在路上劳动。他想过两年就要退休了,儿子到时也能结婚了,“平平淡淡地挺好,过日子呗。 ”
  市民反响
  出租车司机赵某 我给老郑送去100元钱,就想让好人能有好报。我也是工薪族,但这点钱代表我的心意。
  丹东龚女士 老郑的行为恰如丹东城市精神中的求美,他朴实的美,美得真实,平凡的事物往往最美,小人物往往最感人。
  特派丹东记者 王海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