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媒体上的丹东 > 辽宁媒体
辽宁媒体

丹东:最安逸的城市

发布时间:2010-01-11  |  浏览:
      丹东依山傍水,前有鸭绿江,后有锦江山,冬暖夏凉,甚至要好过大连。而且,还有那么多花不了多少钱就可以吃得肚子发胀的海鲜和小吃。
     辽沈晚报2009年11月28日T11版
     丹东是一个很适合居住的城市,就像丹东地图上的广告语:丹东真好。
对丹东人来说,一切都是虚的,只有生活是最实在的, 看着缓缓流动的鸭绿江水,再吃点黄蚬子、虾爬子什么的,很可能会发出这大概就是人生真谛的感慨。
      与“新闻联闻”相比,丹东人更愿意看“快乐大本营”
     俗语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丹东夹在鸭绿江这一带并不波澜壮阔的水和锦江山这一座并不雄奇巍峨的山之间,孕育出一方个性并不鲜明,但很有味道的百姓。
     对丹东人来说,一切都是虚的,只有生活是最实在的。
丹东人谈的最多的是衣食住行、吃喝玩乐,与新闻联闻相比,他们更愿意看快乐大本营。在丹东,你很难看到一些老人一手扶着自行车把,一手拎着茶水杯子,围在一起谈论“国家大事”,为一个道听途说的消息争得脸红脖子粗,在丹东人看来是难以理解的,不是“彪”,就是“潮乎”。如是有一天你发现他们吵了起来,要么是因为麻友不讲究,要么是因为棋友不地道。
丹东人知道,只有身体好了,才能吃麻麻香,于是,丹东人各种年龄段的人们都有着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与其说丹东人愿意锻炼身体,倒不如说丹东人爱玩,他们锻炼的项目基本上都是娱乐,打太极拳的、跳舞的、做各种健身操的、扭秧歌的、踢毽子的、打羽毛球的、跑步的、游泳的…… 丹东人嘴上功夫没有什么特别之外,脚上工夫却了不得,夏日的傍晚,站前广场、步行街上、抗美援朝纪念馆周围、居民小区……到处可见毽球高手的身影。
街道两边的银杏树是丹东一特色,是丹东市市树,有200多年树龄了吧,到了秋天,铺满大地的银杏叶,那一片金黄灿烂、让人陶醉,这时,许多市民弯下腰来,在树下拣树叶,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景观,据说,用银杏树叶熬水喝可以软化血管。
     近年来,“白天观景、晚上睡觉”的状况大有改观,丹东人把夜生活弄得香飘飘的。
     丹东绝对是能吃好,也会吃的地方,丹东人吃东西讲究时令,到什么季节吃什么东西,不管是山上的还是水里的,不管是咸水的还是淡水的,而且做得味道很正。在丹东,你可以批评那里的一切,但决不可以说黄蚬子不好吃,黄蚬子俨然是丹东民间的名片(当地政府打造的名片是“中国最美的边境城市”),国内很少有这样的城市,可以与一种餐桌上的海洋生物联系在一起。
      天色一暗,街头烧烤就卖得火热;稍晚一些,一溜儿大排档沿街摆开,浓烟滚滚甚为壮观。食客们自得其乐,不分阶层打成一片。我骑单车喝啤酒你开宝马吃烤串;款爷坐在街边吃碗炒叉子不觉得丢人。热乎乎的焖子,1元一盘,淋上厚厚的芝麻酱、辣酱、虾油……闻着味就禁不住口水直流。
     丹东人最容易入乡随俗,跟上时代潮流
     丹东人的安逸首先取决于物质条件。
论风景, 城市依山傍水,前有鸭绿江,后有锦江山;论气候,丹东属丘陵地带,又沿海沿江,冬暖夏凉,甚至要好过大连。何况还有那么多花不了多少钱就可以吃得肚子发涨的小吃呢。吃过丹东美食的人,都有一个感触---好吃又便宜。 鸭绿江边有个阿里郎饭店,装潢还算不错可菜价真的便宜的令人咋舌!简直就是小吃部的价格!丹东出租车便宜,用当地人话说,到哪都5元。
     可见,丹东人如果放着如此安逸的生活不过,实在有点说不过去。
当然,丹东人更有理由珍惜今天的安逸的日子,为什么这么说呢?
从硝烟弥漫的甲午迷雾到抗美援朝的凯旋,丹东如凤凰涅槃在饱受战争疮痍中浴火重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丹东市作为国防的最前线,丹东市民经历了战火的洗礼,用他们无畏无私的奉献精神支援了我们英勇的志愿军战士在朝鲜保家卫国的战斗。这一切,是远远在战争后方的城市里的人们体会不到的,无数次的轰炸,日夜的隆隆炸弹爆炸的声响里,丹东市民冒着生命危险生产、抢修、出人、出力,确保支援前线作战的志愿军战士补给的生命线畅通,也确保了我们正义的战争的胜利。
     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丹东山不雄伟,但俊秀;水不奔涌,但充沛,安逸过了头,就容易满足,就容易上瘾 。在有些丹东人眼里,大城市人多车多,没有什么好的,所以,丹东人每逢出远门的时候,亲朋就会告诫:外面挺苦的,挺不住就早点回来。
     丹东有着6000年的人类文明史,为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凝聚了丰厚的积淀。这其中,不乏历史人物和历代名人的身影。但是近些年来,丹东静静地偏居一偶,过着安逸的生活,就很少发生惊天动地的大事,也少有干如雷贯耳的大人物涌现。分析原因,大概是因为丹东人要吃有吃要玩有玩吧的缘故吧。
    但是,丹东人并不墨守成规,在丹东生活了几十年,只要离开一年半载的,口音就会入乡随俗,你很难与当地人分开,能猜中百分之五,你是高手。可在丹东的外地人,即使住了一辈子,一开口就知道是外乡人。可见,丹东人容易被环境同化,因此容易跟上时代潮流,到了大都市会更快地融入其中。很多例子可以证明,走出去的丹东年轻人,在短暂的过渡期后,多年的沉淀爆发出来,会做出让外地人惊叹的成绩。
不过,丹东人可以接受你荣归故里,却不能接受你的“变节”,如果你回到老家还不时冒出几句外地话,是很会让人反感的,再说点从大都市回到丹东,会有一种憋屈感云云,可能会被指责:“你还是不是丹东人?  不要在外地混了几年以后,就把自己当成大城市的人了。”
     丹东的女人是绸子做的,轻柔而又光滑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丹东女人是温婉的,历史上丹东柞蚕丝绸质量优异,声名远扬,丹东的女人便是绸子做的,轻柔而又光滑,多有有江南女子的小家碧玉的玲珑剔透。丹东的女人使你想入非非,但是她的纯洁使你不想破坏她的美丽与天真。
      丹东女人恋爱就是讲感觉,  她们很清楚自己是女人,很多事情可以用女人的方式解决。 两人意见不一样了,她不会和你吵,她会跟你娇情,直到你让步,还会让你觉得心里甜甜的。做了丹东女人的男朋友可要注意喽,她会早上问你声早安,中午问你吃饭了没,晚上跟你道晚安。她会一天告诉你三遍,明天要下雨了,记得带把伞,而往往自己会忘了带。
      她们会为某个不真实的电视剧情哭得用像一团烂抹布,她们会为剧情里的人物祈祷幸福,但她们不会追求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梦是要做的,谁没个梦想什么房子啦,车子啦,也只是挂在嘴边上说说,真要一下给她房子、车子,她保管立马在你面前消失,逃的比谁都快。因为她们不相信“不劳而获”! 如果哪天你对丹东女人说,带你去迪斯尼吧,丹东女人会很实在的说“还是去花脖山吧。”
     所以,丹东没有发生《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样经典的爱情故事,却有《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由邬大为、魏宝贵作词,铁源作曲,蒋大为演唱的歌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风靡大江南北,那优美的旋律“回荡”至今。 传说这首歌曲的作者曾在丹东采风,而歌中所唱的地方就是丹东,而那“美丽的姑娘”自然是丹东人了。
      有水的地方就会有灵气, 性格中就有了柔弱的阴,丹东男人的性格也如鸭绿江水,流得不紧不慢,没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焦躁。有水的地方就有水产,吃多了鱼鳖虾蟹,人就会变得精力旺盛,这给丹东男人性格中又平添了些生猛。
丹东男人在论坛里给自己的评价是:人们都常说北方男人高大威猛,男人味十足,却不懂得去倾听女人的心声;南方男人则性格细腻,对女人呵护有加,但身材似乎缺少那么点男子汉的气概。而丹东男人却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将一个完美男人的形象体现得淋漓尽致。 “今年过节不嫁人,要嫁就嫁丹东人!!”众多的丹东男人中总有一款会适合你的!
真情表白也好,自嘲调侃也罢,可惜,如此煽情的口号丹东女人并不买账,这让丹东成了美女外流的大市。
      丹东人是山东人的后裔,待人热性做事实在
      与沈阳相比,丹东什么东西都小了好几号,小城小街小吃店,比如,丹东也有青年大街,可全程竟然是双向三车道, 丹东街道里的小市场不错,一下子能把你带到80年代,很温馨的感觉,店铺摊点也很是怀旧。
      丹东虽小,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的质朴,因为丹东人是山东人的后裔,丹东在开埠百年的岁月中,山东后裔从孔孟之乡来到黄海之滨,开枝散叶,繁衍生息。经历了儒家思想和萨满文化的碰撞和交融,通过联姻和接纳的方式形成了丹东特有的边民文化。
      “这里是英雄的城市,人民也很勇敢,全国只有这么一个城市有如此突出的地理位置,将来能很有发展的。”  这   是1952年深秋,彭德怀来到丹东时说的。
        丹东人热情礼貌,在丹东问路,人们都非常亲切、热心,能不厌其烦的告诉你怎样走,有的人甚至还能领你一段路。在丹东饭馆吃饭,不仅感到便宜,而且盘子特大,菜装的满满的,让人总是害怕吃不完。
       丹东人做买卖也实在、可爱。因为太实在了,丹东的海产品在宣传上,企业规模上,质量上都赶不上大连,青岛,所以一般外地游客都不认丹东海产品。丹东人认为,丹东飞蟹比盘锦河蟹好吃,也比那徒有虚名的阳澄湖大闸蟹好吃,味道纯正,尤其是黄特别大,个头也比什么大闸蟹大一倍左右。
       丹东生活安逸,但绝不是不思进取,这座城市与生俱来就不安分。  丹东从一片沼泽的“圈禁之地’到民族资本萌芽期的“东亚木都”、从闻名全国的轻纺重镇到新兴的旅游城市,每一次的转身都经历着抉择,在变化中寻求发展是丹东延续百年的城市风骨!
       丹东这座城市从来不缺辉煌!在开埠百年的岁月里,丹东以博大的胸怀接纳和溶入了来自各民族、各地区的人们。他们用汗水和智慧建造了这座城市。这些人在与这座城市休戚相关、荣辱与共以开拓者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铸就了丹东百年的辉煌!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