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媒体上的丹东 > 辽宁媒体
辽宁媒体

丹东迈向国际化港口城市

发布时间:2011-12-16  |  浏览:
辽宁日报2011年11月25日
  11月10日,在庄河举行的加快提升北黄海开放层次座谈会上,丹东与大连达成共识——建立两市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涉及提升北黄海开放层次的重大问题,共同加大要素投入,加强沿线各支撑点建设力度,统筹推进北黄海沿线整体开发建设……将港口的优势不断放大再放大,面向海洋的丹东,敞开胸怀吸纳四海宾朋,伸出双手与兄弟城市携手合作,全力打造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阔步向国际化港口城市的崭新坐标强力迈进。
  坐拥丹东港和海洋红两港,背靠腹地,丹东肩负着东北东部地区乃至东北亚走向世界“大通道”的重任。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十二五”,丹东将对外开放的剑锋指向——辽宁沿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辽宁对外开放的新高地、国际化港口城市。未来五年丹东的发展目标是,全市实际利用外商投资年均增长37%,累计达到100亿美元。引进内资项目到位资金年均增长36%,累计达到5000亿元。到2015年,外贸出口总额40亿美元,年均增长20%。
  年初以来,丹东积极加强与省内外的经贸交流,通过“窗口”牵动“腹地”,实现大开放、大开发、大发展。向西,丹东积极融入大连核心圈,逐步建立与大连区域互补产业链条关联度高的产业结构。向东,通过加强东北东部区域经济联合和物流融合,丹东最大限度地发挥在东北东部地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和龙头作用,携手大连及东北东部11市(州),初步构建了东北东部(12+1)区域合作新框架。继通化丹东港陆港项目开工建设后,佳木斯、同江、绥芬河等23个城市陆港建设也已全面展开。
  与此同时,丹东以“全域开放”为支点,以国际化港口城市为目标,加快港口的建设,大力发展临港产业,充分利用港口和岸线资源,抓好重大项目建设。
  11月12日,丹东船舶重工厂区处处洋溢着欢乐,大家欢聚一处见证一个历史性时刻的到来——排水量1.5万吨工程船下水、超大型全回转拖轮上船台合龙。排水量1.5万吨工程船总长近100米,总装机功率超过1万千瓦,其总装机功率、疏浚能力是国内较大、东北地区最大的全液压绞吸式挖泥船;进入合龙的超大型全回转拖轮,是东北地区建造马力最大、配置最高、功能最全的集港作、拖带、对外消防于一身的多功能拖轮,是为大吨位船舶进出港服务的主力船型。这两艘工程船不仅刷新了丹东造船领域的历史,结束了丹东只能“进口”大型船舶的历史,提升丹东造船业的能力和水平。丹东修造船基地项目是临港产业中的重点项目,也是近年来丹东临港产业中投资最大、投产最快、取得效果最好的项目。
  同一天上午,350万吨谷物加工综合利用二期工程奠基仪式在丹东帕斯特谷物有限公司举行。二期工程竣工投产后,两条生产线日处理大豆量可达6000吨,年创产值150亿元,创利税12亿元,年运输总量可达400多万吨,将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粮谷加工企业。三期工程全部竣工后,可形成年谷物加工350万吨能力,年产值将超过300亿元,创利税20亿元以上,成为世界性大型谷物加工企业。该项目的开工,不仅拉长了谷物产业链,同时也彰显丹东临港经济的不断壮大。
  今年以来,丹东创造了历史上项目引进落地的数量、质量和单体投资规模之最。截至9月末,全市投资5000万元以上在建项目492个,投资总额2013亿元,其中今年新开工项目264个,投资总额848亿元,接转续建项目228个,投资总额1165亿元。其中现已竣工项目91个,投资总额126亿元。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