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媒体上的丹东 > 辽宁媒体
辽宁媒体

丹东崛起沿江沿海新高地

发布时间:2012-03-14  |  浏览:
辽宁日报2012年2月24日8版
  核心提示
  “九纵九横”的新区主干路网已经形成,英雄广场、规划馆、大剧院等工程主体完工,首届仪器仪表国际博览会成功举办, 哈曼(丹东)制造基地、本钢不锈钢冷轧等项目顺利进行……
  回眸“十二五”开局之2011年,在丹东130公里黄金江海岸线上,一幅江海联动、产业升级、城市扩张的画卷徐徐展开;展望充满生机的2012年,丹东沿江沿海经济带建设将坚持高标准规划、高强度投入、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的原则,以率先发展、快速崛起为目标,逐步把沿江沿海一线打造成产业集聚区、城市旅游带、和谐生态带。
魅力大海孕育无限生机。
  北黄海潮涌新丹东
  沿江沿海一线既是丹东市开发开放的前沿,也是北黄海区域合作的重点区域。随着东北东部铁路、新建鸭绿江公路大桥相继开工建设,丹东面向东北亚开放的突出优势日益凸显,打造北黄海对外开放“新高地”的条件已经具备。基于此,丹东市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报告提出,建立丹东边境开发开放试验区,争取国家特殊的政策支持,作为2012年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全面做好总体规划、积极向上申报争取的同时,进一步加大重点区域的开发建设力度,努力形成多点开花、全域开放的崭新局面。
  沿江沿海一线成为关注的焦点,沿江沿海建设工作千头万绪,丹东市沿江沿海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市沿海办)顺时而生。在过去的2011年,市沿海办紧紧围绕丹东市委、市政府关于沿江沿海区域开发建设的重要部署,植根于沿江沿海开发建设前沿,以加快丹东市沿江沿海经济带大开发、大开放、大发展为引领,扎实推进沿江沿海重点区域的开发建设,使之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
  2011年,世界音响巨头美国哈曼音响丹东基地竣工投产,韩国SK保税物流中心项目一期竣工投入运行,本钢不锈钢冷轧板项目完成设备安装,丹东船舶重工两艘大型工程船建成下水,帕斯特谷物二期、黄海新能源汽车等项目开工建设,丹东港大型泊位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海洋红港前期建设工作扎实推进,新区市民服务中心全面启用……
  丹东沿江沿海经济带,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富集配套的资源优势、充足的岸线和港口优势,不断创造新的“丹东速度”:
  以新区、大孤山经济区为重点的沿江沿海经济带建设快速推进,重点园区初具规模,有力带动了全域开发;丹东新城区城市功能项目加快实施,新建市民服务中心全面启用,城市综合管理水平逐步提升,城市功能日渐完善,各类产业项目不断向园区集聚;东港经济区保持较快发展步伐,再生资源产业园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获得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批准;大孤山经济区海洋红港区西侧航道试挖槽开工,临港重化工、物流、精密等专业园区建设有序推进,中央大街、城市排水等城市改造工程顺利展开……
  一年来,丹东沿江沿海经济建设紧紧抓住“一桥两岛”开发开放的重要战略机遇,全年开工项目436个,完成投资额115.6亿元。
  从“招商引资”到“选商选资”,丹东的发展令人瞩目。2011年,沿江沿海重点园区先后参加省、市组织的日、韩、东南亚和台湾地区、珠三角、长三角大型招商活动60余次,在仪器仪表、视光产业、再生资源、环保建材等招商领域掀起了“丹东热”。据统计,2011年丹东市四个重点园区实际利用外资6.36亿美元,占全市63.6%;实际利用内资368亿元,占全市49.1%。
忙碌的仪器仪表生产现场。
重塑城市框架
  按照“带状城市、组团布局”的总原则,以一体化发展为方向,科学有序推进城市区划调整,形成人口与土地等资源大体均衡、基本匹配的城市空间格局,并持续加大开发力度,打造东起古楼子西至大孤山的沿江沿海城市带。
  这一城市规划顺应丹东“面朝大海”的发展态势,尤其是珍珠湾、翡翠湾、国门湾“三湾”作为新老城区区域的重要节点备受关注。
  ——在大沙河以东,包括九连城、马市岛和虎山长城景区,规划面积约30平方公里的 “珍珠湾”,整体规划开发马市岛和九连城,打造以文化、教育、职业培训、运动旅游等为特色的丹东国际文化社区。
  ——在新老城区的连接带,规划建设22平方公里的 “翡翠湾”,打造高端、高档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和居住社区。
  ——位于新区 “国门湾”,突出现代化、国际化都市的风格,打造丹东新的行政、口岸和体育文化中心。
  日益“长大”的丹东,实现跨越赶超受制于地域空间的局促得以破解,城市发展能量的束缚得以释放,由沿边小城向江海新城的跨越已经走下蓝图,慢慢变为现实。
  2011年,“珍珠湾”横道河以西基本都被服务业大项目排满,投资商个个都是行业旗舰企业。一直在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铺点建店的上海红星美凯龙,与香港洪鑫集团合作投资建设的鸭绿江品牌商业区和红星美凯龙综合商场项目已签署用地、动迁等协议,部分前期资金已到位,该项目为未来城市东部新商圈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2011年,“翡翠湾”整体空间结构被规划为 “双心、双轴、两廊、两带、八片”,即在规划区东西两侧分别形成中央商务区、综合商务文化区两个中心区;穿越规划区东西两心,依托垂直于鸭绿江城市干道形成两条城市发展轴线;东西向横穿规划区,形成城市黄金商业廊道和生态走廊两条廊道;以201国道—胜利街和鸭绿江大街为依托,形成城市公建服务带和沿江景观带;由规划区内城市干道分割形成8个城市功能片区,包括中央商务区、综合商务文化区、国际商贸区、城市中心公园、山地生态休闲区、滨水生态居住区、面山生态居住区和商贸区等。
  2011年,新城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高质量推进,已经形成“九纵九横”的新区主干路网,水、电、气、供暖、通讯等配套设施和景观、绿化、亮化工程不断完善;高速度推进了城市功能项目建设,图书馆、大剧院、体育中心、金融大厦、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等主体完工,正在进行室内外配套工程,市财会中心、移动公司综合办公楼、安民官邸、武警前进指挥所等开工建设…… “国门湾”现代化、国际化都市形象日渐清晰。
  点滴变化折射前进的城市理念,细微动作发掘巨大的发展空间。丹东的新、老城区因“一带两区三湾”的沿江沿海发展规划发生美丽蝶变,“珍珠湾”、“翡翠湾”、“国门湾”,将成为丹东更好更快发展的高起点,承载着建设美丽家园的神圣使命。如今,城市镇村联动,老城新区相映,丹东东港一线,沿江连海并进,一个大气秀美新丹东呼之欲出。
旅游节吸引八方宾朋。□陈 浩/本报记者/王卢莎 摄
  建设步伐铿锵
  坚定不移地加快沿江沿海建设步伐,成为丹东市2012年的工作重点,各项工作围绕展开。
  加快新区建设。加快新区行政、教育、文化、卫生、交通、公安、通讯等各类功能性项目和体系建设,推进新区向新城迈进。今年,丹东将以专业园区为载体,着力引进高技术含量、高投资强度、高税收贡献率的大项目,重点打造仪器仪表及视光产业、IT软件产业、不锈钢产业、高端音响及电子产业、纺织产业、船舶制造产业6个集群,其中仪器仪表产业基地争取250—350户企业入驻。
  全面推进大孤山经济区建设。对于北黄海岸线开发重要节点的大孤山经济区,要加快疏港公路、大盘线拓改,以及园区中央大街等主干路网的建设步伐,争取今年上半年完成起步区路网骨架。积极推动丹东化纤搬迁改造等6个大项目尽快落地开工,确保精铸工业园达到企业入驻条件。
  大力发展港航经济。 2012年,丹东市还将以发展港航经济为目标,举全市之力支持包括丹东港等各类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完工、发挥效能,确立丹东在北黄海开放的新优势。随着丹通高速公路、东北东部铁路全线贯通,丹东港已经具备了亿吨大港的外在条件。机遇面前,丹东市委全会报告着重提出,2012年要下大气力解决港口建设发展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下大气力拿出“真金白银”支持物流业发展。与此同时,坚持港口建设与浅海利用一体推进,抢占海洋经济发展先机,争取早日完成浅海利用的前期准备,尽快启动填海造岛工程,为临海、临港大项目落户丹东创造条件,真正建立起以港口为中心、以港区腹地产业集群和完善的港口集疏运网络为依托的港航经济发展新模式。
 继续“引资”向“选资”转变。今年招商引资的重点是引进具有高投资强度、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项目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污染项目绝不能进入丹东,保护好丹东的青山绿水。招商引资的主攻方向为大型国有企业、世界500强企业、行业百强企业,保证引进项目的质量和规模。进一步加强与东北东部地区,沈阳、大连等中心城市的区域合作。
  项目建设是丹东经济社会跨越赶超的动力“引擎”。 2012年,丹东市将继续把项目落地作为全年的工作主题,全力抓好各类重大项目建设,确保项目建设梯次跟进,做到竣工投产一批、开工建设一批、谋划储备一批。特别是对已签约且符合丹东产业发展方向的重大项目,认真梳理影响落地的因素,列出落地时间表,明确责任,跟踪服务,提高审批效率,使落在纸面的项目真正落到地上。按照计划,今年要实现丹通高速公路、东北东部铁路通灌段竣工通车,丹东机场新航站楼投入使用,蒲石河抽水蓄能电站、金山热电、本钢不锈钢冷轧板等重点项目正式投产。
  华丽转身,追江逐海,滚滚的建设热潮在丹东的沿江沿海一线尽情涌动。站在丹东实现跨越赶超的关键节点,江海之城正满怀激情奔向大气秀美,创造新的辉煌! □本报记者/黄宝锋/王卢莎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