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媒体上的丹东 > 辽宁媒体
辽宁媒体

大项目缘何纷至丹东

发布时间:2012-04-05  |  浏览:
辽宁日报2012年3月30日16版
 核心提示

  一座座舒臂作业的塔吊,一辆辆往来穿梭的车辆,一个个紧张忙碌的建设者,一幢幢拔地而起的厂房,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丹东大地处处呈现着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孔雀丹东飞”。昔时的边城缘何成为汇聚人流、物流、资金流的“大磁场”?走进丹东,走进正在兴建的一个个施工现场,一个个闻之则喜、见之则动容的项目工地,不难发现其中的奥秘。

  关键在于“落地”

  抓项目既要抓头,更要抓尾,最终目标就是要形成实实在在的生产力。为此,丹东市在今年把项目落地作为工作的重点。

  2012年,丹东市以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在强化目标责任考核基础上,逐一明确各县(市)区、各经济区重点项目年度工作目标、重点环节责任人和项目形象进度完成时限。丹东市委、市政府确定:对项目工作要严格责任追究,凡是妨碍项目落地的干部,不论职位高低,一律严肃查处;凡是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畏难不前、执行不力的干部,一律实行问责。各地区、各部门的各级干部要更加主动地开展项目服务工作,遇到困难不低头、遇到问题不绕道,把现有的正在洽谈、推进的项目分门别类,组成专门班子对每个项目进行分析研究和攻坚,找出不能落地的症结,并想方设法抓紧解决。

  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为全力以赴确保项目落地,自加压力,计划今年开工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并为此将任务细分给“港口工业园区”、“环保产业园区”、新城区等相关部门,要求他们排出每个项目的开工时间,按照项目的时间要求逐一落实,确保按时开工。

丹东港口气势如虹。

  对此,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特别强调了“落实责任”。 按照属事属地原则,建立项目责任体系:部门主要领导是项目的责任人,分管领导是项目的负责人,确定一个项目实行一个责任体系。同时,项目责任人保证每周调度一次,项目负责人保证半月调度一次,主要领导保证每月调度一次,实行“周报、月报、季报制”,按照项目进度有序地推进。更明确的是,他们把考核结果作为年终绩效考评以及评选先进的重要依据,切实做到干和不干不一样,干得好要大张旗鼓地奖励,不干的要给予相应的惩罚。

  整套完善的保障体系亦成为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紧抓项目落地的坚强后盾。对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的土地进行专项清理,通过清理最大化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及经济效益,借以强化土地保障;争取包装4000亩土地与银行对接,以取得银行方面的支持,争取达到6亿元资金,用以解决资金保障;将土地动迁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去抓,以缓解制约项目落地进度快慢的压力。

  此外,今年丹东市对于投资规模大、产业关联度高、带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继续实行一个重点项目、一名市级领导、一套工作班子、一本落实台账的市级领导包扶负责制,包扶的项目更加突出“少而精”,并要在当年见到效果。以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推动全市项目工作全面快速展开,让更多的“纸上项目”变为“落地项目”、“围墙项目”变为“建设项目”、“空巢项目”变为“达产项目”。

  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丹东千方百计解决好土地动迁、收储、要件审批等各个环节中的问题,特别是对已签约且符合丹东产业发展方向的重大项目,认真梳理影响落地的因素,列出落地时间表,明确责任,跟踪服务,提高审批效率,使落在纸面的项目真正落到地上。

凤城市宝山镇以项目招项目。

 “速度”体现实干

  对正处于跨越赶超战略机遇期的丹东来说,必须抢抓机遇,攻坚克难,扫除阻碍项目建设向前推进的“拦路虎”,尽全力推动项目尽早签约、尽快落地、尽快开工、尽快投产,用一次又一次对“丹东速度”的刷新来彰显丹东市建设者们的实干精神。

  53天项目落地,11个月竣工投产,当年签约、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哈曼国际工业集团专业音响和信息娱乐系统丹东制造基地项目书写的“丹东速度”,令人为之振奋。

  一开始,哈曼集团并不确定丹东是他们最好的选择,但在与丹东市领导进行交谈后,哈曼被他们的敬业精神和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所感动。哈曼国际集团东北亚及大中华区董事长兼总裁金定一说:“现在回想起来,我们的决定是非常正确的。 ”仅用53天时间,就完成了场地动迁以及工商注册、项目立项、地质勘察、规划设计、消防审查等项目建设前期审批手续,并打破了北方冬季不施工的惯例,厂房于2010年12月11日正式开工建设。

  哈曼丹东制造基地项目在丹东的项目建设史上创造了“3个历史之最”:它是丹东建市以来首个美国在丹东投资的最大工业制造类项目;其落地、建设、投产,刷新了丹东重大项目建设进度的新纪录,创造了新的“丹东速度”;其极具产业带动力,能够极大带动丹东电子信息产业、物流产业、木制品加工产业等一系列相关配套产业的迅速发展。

  如此“丹东神速”缔造了丹东沿江沿海开发建设一个又一个奇迹。

  冬季施工是工程建设的一大难题,可为了确保建设进度,各县(市)区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拿出与时间赛跑的劲头,克服北方冬季不适合工程建设的重重困难,坚持冬季施工,生“钻”硬“挤”出了新“丹东速度”。

  全市工程建设者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冬季施工管理,保质量、保安全、保进度,全力推进工程建设,全面掀起大干高潮,确保实现年度目标任务。去年底到现在的整个冬天,丹东的工程建设现场,工程机械跟着施工人员一起加班加点,成为项目顺利推进的有力保障。

  如此力度确保项目进度。目前,总投资额为5000万美元的哈曼国际高级音响项目已全部竣工投产;总投资2.5亿元的金融大厦项目正在进行室内的装饰和装修;总投资1.5亿元的丹东沃尔玛购物广场项目已交付使用;总投资46.6亿元的蒲石河抽水蓄能电站建设项目已实现发电……据统计,这个冬天丹东市坚持施工5000万元以上 (含5000万元)项目总计64个,总投资154.61亿元。

如火如荼的建设工地。

  基础做到超前

  前期工作是项目建设的关键,一定要立足早、务求细、确保实,积极主动、扎实耐心地夯实基础工作,把土地增减挂钩、收储平整和融资对接等基础工作超前做好,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扫清一切障碍。

  针对近年来各地普遍反映强烈的土地、资金、用工等瓶颈,丹东市充分利用国家、省各种政策条件,帮助项目单位排忧解难。丹东市有关部门积极帮助企业做好上市工作,确保全年至少有1户企业上市,同时增设或引进两家金融机构,至少新设或引进两家域外担保机构,使小额贷款公司达到25家,累计投放贷款达到12亿元以上,帮助企业和项目单位寻求更大的融资平台。与此同时,为破解项目用地制约,丹东市不仅要积极向上争取用地指标,还要加大增减挂钩工作力度,通过挖潜未利用地、提高土地利用强度、增加工业用地容积率等措施,进一步拓宽项目用地渠道。

  针对项目用地的具体问题,丹东市国土资源局等相关部门制订了详细的措施,对项目用地的情况予以有针对性的指导。为此,丹东市国土资源局成立了东港市(包括大孤山经济区)、凤城市、宽甸满族自治县、临港产业园区和振兴区、元宝区、振安区6个用地项目专项指导组,每月至少到所负责的县(市)区指导工作1至2次,帮助各县(市)区政府和国土部门研究解决土地管理工作特别是项目用地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定期召开专门的现场办公会和调度会,切实做好土地管理相关政策、业务的指导和帮助,进一步强化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高土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促进丹东市经济发展与土地资源利用相协调。

  丹东万达广场项目的动迁工作反映出了抢抓机遇、跨越赶超这一关键时期积极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精神面貌,在工程初期便显示出丹东项目建设崭新的干劲和活力。在1月18日项目签约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动迁工作马不停蹄,丹东万达广场项目工地上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原址大楼很快拆除完毕,几辆重型机械忙碌作业,大批工人穿梭在各个车间内进行设备拆卸,现场不时有满载设备和机械的车辆驶进驶出。原址企业、当地群众和市相关部门形成除旧立新的动迁合力,成为丹东万达广场项目能在3月如期开工建设的有力保证。

  招商引资是项目建设的生命线。加快发展必须依靠项目建设,项目建设源于扩大投入,扩大投入依赖招商引资。招商引资做不好,项目建设、经济发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2012年,全市招商工作努力实现从“大招商”向“招大商”的转变。丹东市相关部门不断排查可供招商的地块、旧工厂和矿山等,高起点策划、大手笔运作。围绕新鸭绿江公路大桥、黄金坪岛、翡翠湾和大孤山经济区等重点发展区域,扭住港口石化、现代物流、软件、仪器仪表等新兴产业,积极联系行业百强企业,主动出击,集中精兵强将打“歼灭战”。丹东市招商局负责人表示,他们已从60余个备选项目中选取18个条件成熟的亿元以上项目,采取“死盯硬黏”方式,力争今年落地10个以上。此外,各县(市)区也将重点推进10亿元以上项目20个,带动全市引进内资大幅度增长,实际利用外资力争超过15亿美元。

  “实干兴邦,空谈误国”,项目建设重在落实。项目落地,是签约建设的桥梁,是产业发展的基础,更是转型跨越的关键。丹东,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目标清晰,步履铿锵,为再造大气秀美的新丹东强势起飞。

    □本报记者/黄宝锋/王卢莎

鸭绿江奔流入海。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