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媒体上的丹东 > 辽宁媒体
辽宁媒体

宽甸淡水渔业目标14.6亿

发布时间:2012-06-06  |  浏览:
 强化管理 步入生态发展轨道

  作为辽宁第一淡水资源大县,宽甸满族自治县多年来一直坚持从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创造良好国际形象的高度出发,坚持严把产前、产中和产后“三关”,全程跟踪抓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努力打造全省最安全的网箱淡水鱼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

  他们坚持定期巡检与随时实检相结合,加强水产养殖饵料来源检查,确保各网箱养殖场使用饵料原料全部为检测化验合格品。产中推行标准化,严把生产关。强力推行生产标准化,根据全县网箱养殖生产实际,制定《鲤鱼网箱无公害健康养殖技术标准》,采取科技入户、举办渔民科技培训班等形式,积极宣传和推广渔业标准化网箱养殖生产。2009年被省海洋与渔业厅列为“辽宁省水产健康养殖标准化示范县”,全县“绿色无公害”养殖水域认证面积达22万亩,占可渔水面的52%,健康养殖标准化示范面积占全部网箱养殖面积的90%。严格实行标准化生产档案管理,全县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全部建立生产档案,包括原料购入、药品使用、苗种购进、生产养殖记录等内容均实行详细登记、档案化管理,有关部门随时指导监督,确保养殖生产的各个环节全部做到科学规范、有据可查。产后加强检测,严把销售关。在水产品销售环节坚持严格执行3项制度:推行市场准入制,取得无公害认证的方可生产和销售,全县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现已全部取得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证;实行产品追溯制,全县水产健康示范场全部建立销售档案,与标准化生产档案共同作为养殖产品销售监督的基础资料,有关部门通过严格检查养殖生产记录和市场销售记录,对问题产品实行责任追溯。为提高鱼病防疫水平,2006年,他们争取国家水生动物防疫专项140万元,建立县级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配齐了仪器设备和车辆,常规水质分析、鱼病检查、水产品质量化验等工作都能快速准确地检测出来,达到县级先进行列。

  大水面增殖放流是一项公益性事业,更是提高渔业资源的有效手段。近几年,在省、市、县财政部门的支持下,宽甸大水面增养殖稳步发展。宽甸池沼公鱼增殖创历史新高,拓宽融资渠道,增殖资金多元化,由以往靠政府投入转变为公鱼产业协会投入和政府投入相结合的方式,改变增殖资金不足的局面,每年增殖池沼公鱼受精卵35亿粒以上,有效地稳定了池沼公鱼产量。从2004年开始,他们每年向水丰水库和太平湾水库投放大规格鲢、鳙、团头鲂等各类鱼苗1000万尾以上,库区渔业资源得以修复,增加了渔民收入。此外,他们还全面实行捕捞限额制度,控制捕捞强度,维持渔船数量功率。同时加大养、捕结构调整,做到轮捕轮放,科学合理利用渔业资源,实现捕捞业科学、健康发展。 □本报记者/黄宝锋/蔡晓华

水丰湖。

收获网箱鱼。 

 水产养殖不仅要扩大规模,更要提升档次。太平湾水库大江口水域常年不结冰,水温不超过22℃,非常适合冷水鱼养殖,宽甸县水产部门以此为依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积极宣传得天独厚的渔业资源,同时竭诚为外埠的投资服务,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从2008年起,黑龙江抚远县鲟鳇鱼繁育养殖公司、黑龙江哈尔滨细鳞鱼养殖公司、台湾独资企业太平湾渔业有限公司相继在太平湾水库投资建场,养殖鲟鱼、细鳞鱼、七彩鲑、三纹鱼、哲罗鱼等名贵冷水鱼品种。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冷水鱼网箱养殖成为新的亮点,目前全县鲟鱼网箱养殖面积5万平方米,养殖鲟鱼100万尾,细鳞鱼8万尾,三纹鱼40万尾,是全省最大的鲟鱼、细鳞鱼、三纹鱼养殖基地。

  目前全县养殖品种有鲤鲫、鲟、斑鳜、细鳞、三纹、重唇鱼等十余种,名特品种养殖比率达80%以上,精品鱼产量达3.32万吨。在发展集约化、健康、绿色养殖的基础上,全县网箱养殖模式不断更新,大网箱套小网箱,鲢、鳙、鲤、鲫综合立体养殖,鲤、鲫鱼粪便肥水,鲢、鳙鱼充分利用,即健康、又环保,这种环保、健康养殖模式已在全县大面积推广,养殖面积达10万平方米。网箱经营模式也随市场变化全面更新,由原来分散、个体经营向规模化发展,全县共成立8个渔业专业合作社,其中鲟鱼养殖专业合作社就有3个,渔业专业合作社经营模式,提高了组织化程度,增强了抵御养殖风险的能力,养殖技术、经济效益不断得到提高。

  科技创新 提高养殖附加值

  提高产品附加值,水产加工业是关键,也是现代渔业建设的重要环节。宽甸县水产加工业坚持立足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加工工艺和品种的研发。近年来,宽甸对年度内实施新建和改扩建,固定资产投资2000万元以上和 1000万元以上的,每个企业县财政分别兑现奖补资金30万元、20万元;对进入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农事龙头企业的,分别兑现奖补资金30万元和10万元,旨在促进企业扩大养殖基地和加工规模,积极开发鱼片、鱼糜、鱼松和即食型淡水鱼等加工新品种,提升加工水平,提高水产业附加值。他们以亚洲最大的淡水网箱养殖企业——丹东英波鸭绿江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落实服务措施,提高重点龙头企业牵动和辐射作用。县水产局下派一名业务能力强、专业技术水平高的副局长常年为英波公司解决技术、业务难题;组织英波公司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到湖北等地考察水产品加工项目,帮助企业发展订单渔业,带动全县水产业提档升级。

  丹东荣宽生态渔业有限公司,经多年的考察和实验,于2008年研发出即开即食型淡水鱼加工新品种,被省科技厅认证为科技新成果,这种“原汁原味,即开即食,旅游休闲”的原生态无公害绿色食品投放市场以来,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销往本溪、沈阳、吉林等地。加工工艺也由单一的冷冻发展到串烤、油炸等。三江食品公司拥有直接出口权,并取得了HCPP认证,和日本小昭株式会社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企业效益,提升了产品知名度。

  近年来,全县加工企业加强研发,加工品种日益多样化。加工品种由以往的池沼公鱼单品种向养殖多品种发展,目前淡水鱼加工品种有鲤鱼、鲫鱼、斑鳜、池沼公鱼、大银鱼、青鳞鱼等十余种。加工品种的增多,加工工艺的改进,提升了全县加工业的档次,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水产加工企业发展不断壮大,三江、广业、卓越、荣宽水产加工企业成为县龙头企业,以四家企业为龙头,建立起“公司+基地+渔户”的经营模式,公司和渔户互利双赢,共同抵御风险能力,从原料选购、加工、产品销售实现一条龙经营,拉紧产业链条。

  目前,全县水产加工企业有十余家,年加工量0.4万吨,加工值0.68亿元。淡水渔业加工产品已销售到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地区,其中池沼公鱼、青虾享有很高声誉。

网箱养殖。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