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媒体上的丹东 > 辽宁媒体
辽宁媒体

发展关键期干部要学会“清零”

发布时间:2012-10-29  |  浏览:
辽宁日报2012年9月7日
  核心提示
  要学会给自己“清零”,不要总说过去如何。就像水杯,如果总是满满的话,就什么也倒不进去;把水倒出去,新水就注进去了,容量也就出来了。
  合作区的工作现在正处在一个关键期,需要科学理顺、透彻分析、深化定位,需要大家坐在一起共谋良策、共渡难关。
  如果说合作区前期是 “大投入”阶段的话,现在将转入“大形成”时期。所谓“大投入”,特征是“政策支持明显、资金支持强劲”。所谓“大形成”,特征是“品质塑造、产业成型”。新城区块、产业区块、黄金坪配套区块“三区块”并重,构成新城区的格局。我们现在正面临艰难的转折。经历了辉煌,就要经历低潮,波浪式前进的规律永远不变。合作区今天面临的困难是历史进程的必然。
  任何时候如果没有 “人气”是发展不起来的,合作区必须形成一股投资的热潮。我曾提出“三段式”招商引资办法,请大家按照这个办法掀起新一轮的招商热潮:
  信息找上来,不落一人。每个同志都有朋友、亲属、同学、战友,要通过这些关系找信息。当我们把发展当做根深蒂固的责任,就会发现招商信息源源不断。
  干部走出去,不落一处。找来信息后要进行筛选,有关人员应紧紧盯住,一个都不落下。
  项目招进来,不落一个。符合合作区发展方向的大项目、好项目、资金项目,能进来的就要千方百计使之落地生根。
  合作区的队伍建设和工作作风可以用以下几句话来概括:一是要有舍我其谁的激情。气势、理念、效率应三者兼备。二是要有中流砥柱的责任。要主动要任务、担责任、促发展,担当起合作区发展的历史责任。三是要有横刀立马的勇气。要在关键时候冲上去,取得实效。四是要有异军突起的魄力。要想前人未想、做前人未做,大胆解放思想,求实创新,谋求新发展、好发展、快发展的新路。
  大事难事看担当,关键之处看干部。我已给自己“清零”,我想大家现在也要“清零”,不要总说过去如何。就像水杯,如果总是满满的话,就什么也倒不进去;把水倒出去,新水就注进来了,容量也就出来了。
  ——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管委会主任郭志君在区干部大会上如是说
  □本报记者/王卢莎 整理
  ■简介:
  郭志君,1962年8月出生,2012年5月任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管委会主任、临港产业园区党委书记。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