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媒体上的丹东 > 辽宁媒体
辽宁媒体

丹东工业保持平稳增长

发布时间:2012-11-28  |  浏览:
辽宁日报2012年11月2日
  核心提示
  金秋时节,是丹东最美的季节。街路两旁一株株金黄的银杏,让市民和外地游客禁不住驻足观赏,感受着“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诗意。
  让这座城市耀眼的,不仅有令人陶醉的景致,下列这组硬朗的数字,让我们感受的是它闪闪发光的另一面:前三季度丹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5%,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74.1%,固定资产投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引进内资项目到位资金、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均超20%。作为衡量地区工业发展情况重要指标的工业用电量,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工业用电量累计增长2.73%,高于全省平均增速。
  抢抓机遇乘势而起
  9月17日,大连泓好运来集团投资8.8亿元兴建的丹东盛大恒通高新管业二期工程新区港口工业园区开工。丹东盛大恒通高新管业工业园总投资16.88亿元人民币,主要生产环保型水利、天然气、石油钢管以及各种规格管道,投产后预计每年实现销售收入16亿元人民币,实现利税3.5亿元人民币,是东北地区最大的钢管制造工业园区。二期工程包括8个现代化工业厂房、一栋综合办公楼、一栋科研楼、八栋科研专家楼、两栋职工家属宿舍等。
  近年来,丹东一大批传统行业新兴企业积极适应市场需求,顺应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由小做大。丹东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牢牢把握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等重大战略实施带来的政策机遇,从政策扶持、跟踪服务等多方面着手,加大对重点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推动曙光、五一八等老牌骨干企业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推动东港电磁线、东方高新、东方测控等一批新兴骨干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2011年,丹东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13.5亿元,进入千亿时代;全市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已达到256户,比“十五”末期增加了6倍。其中,日林和曙光2户企业进入辽宁工业 “百亿俱乐部”;凤辉实业、五兴化纤等9户企业进入10亿元企业行列;东发集团、凤化集团等企业年主业收入也都超过5亿元,成为国内同行业中的佼佼者。
  产业集聚迈向高端
  丹东市委、市政府抓住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一桥两岛”开发建设等历史机遇,以前所未有的“丹东速度”推进仪器仪表产业基地等重点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与项目引进。重点工业园区数量由2005年的3个增加到12个,园区总体规划面积达到290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超过百亿元,建成区及“五通一平”面积达到55平方公里,累计入驻千万元以上项目近千个。这些园区已成为丹东吸引国内外客商投资的重要载体。
  前所未有的推进力度,促使工业项目建设不断取得历史性新突破。继工业有史以来单体最大项目本钢不锈钢冷轧板项目落地开工后,全球知名音响产品制造商哈曼集团丹东制造基地迅速建成投产。今年,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范围的黄海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宽甸恒通矿业石墨新材料深加工等35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又相继开工建设。
  2009年4月,辽宁省确定了建设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的目标,力求将丹东打造成为千亿元规模的现代仪器仪表产业基地,重点发展工业自动化仪表与控制系统、各类专用仪器仪表、科学仪器、电子与电工测量、医疗仪器、传感器与仪器仪表元器件及材料等。目前,5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3.8万平方米的研发检测大楼,9万平方米的辽宁仪器仪表学院已投入使用。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签约入驻企业已达300余户,产业集群优势明显。曾经在仪器仪表领域创下多个全国第一的丹东,而今风头不减当年。 2012中国(丹东)国际仪器仪表博览会达成 112个签约项目,签约总额50亿元人民币的丰硕成果并不令人意外,它是丹东传统产业厚积薄发的一个缩影。据悉,目前丹东仪器仪表产业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处于全国领先。
  随着一批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工业大项目的开工投产,全市各工业园区的产业集聚度得到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趋向高端。今年上半年,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已实现主业收入109亿元,年内有望突破200亿元。仪器仪表产业集群内企业达到169户,前7个月实现主业收入64.8亿元,年内有望进入百亿元行列。
  技术创新独占鳌头
  丹东曾是全国知名的轻纺城市,而今,他们自主开发的绿色无污染纺织印染新技术——无水印染,不仅在全国的纺织业中掀起了“绿色革命”,也被作为“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于近日获国家科技部验收通过。
  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针对国内外纺织品绿色环保的发展趋势、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及国外技术壁垒,丹东的恒星化工集团持续进行了10余年的无水印染新技术自主开发。 2009年,“无水印染新技术及智能装备”列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从而使丹东无水印染技术开发及产业化进入一个新阶段。经过3年努力,“无水印染新技术及智能装备”项目取得丰硕成果,共获得16项发明专利授权,建成3个生产及应用示范基地,累计实现经济效益7亿多元。形成了助剂、装备及印染工艺相互配套的比较成熟的技术,节能减排效果突出,为国内首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为印染行业节能减排和清洁化生产开辟了新途径。
  近年来,丹东工业企业对技术创新的空前重视,尤其是行业龙头骨干企业,不断加大高附加值、高端新产品的研发投入,以自主创新为突破口,努力推动产业升级。最近几年,全市企业试成新产品、投产数量及实现销售收入额都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递增。恒星精细化工研制的柔软型高牢度涂料染色黏合剂,克隆集团研发的节能环保KLD系列汽液全流螺杆动力机等新产品,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丹东制造的家用煤气表占国内市场份额的40%,工业用X射线仪器占80%,核仪表占90%,智能化配电监控仪表、激光粒度仪、IC卡电表、高档机械手表机芯等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也都名列前茅。龙头企业东方测控公司已成为亚洲最大的核仪表研发基地,华通测控、百特科技、通博电器、辽宁仪表研究所、浩元仪器等企业也都成为本行业的佼佼者。
  □本报记者/黄宝锋/蔡晓华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