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媒体上的丹东 > 辽宁媒体
辽宁媒体

校企“无缝对接”破解就业难

发布时间:2012-11-28  |  浏览:
辽宁日报2012年11月16日
  对于冬天来得晚一些的辽东地区来说,眼下正是稻香蟹肥的收获季节。对于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的准毕业生来说,同样是个令人惊喜的收获季节。仅11月月初几天,该校就和中国黄金集团公司、深圳博艺黄金珠宝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签订了80余人的就业意向。一个个就业的利好消息,大大减轻了学生们的就业压力。
  近年来,辽宁地质工程学院强化人才强校战略,深化教学改革,实行35+10课堂授课新模式,实施辽地院式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和多证制教学模式,特别是通过不断探索“订单培养”、“工学结合”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学生就业质量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年来,该校召开大小型专场招聘会近400场,提供就业岗位3000多个,平均初次就业率高达94.45%。毕业生就业分布在全国33个省,涉及50余个行业。
  主动出击抢市场先机
  只有28岁的李伟如今是上海大溪珠宝有限公司3个销售店的店长。 “学校的推荐为我的就业开启了成功之门。 ”李伟由衷地说。2003年,通过学校推荐,李伟凭着所学的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来到大溪珠宝公司从事销售工作。她凭着优异的专业知识和个人的勤奋努力证明了自身的价值。李伟的成功就业是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就业市场建设的一个缩影。
  就业市场建设是一项事关学校就业工作全局的重要工作,毕业生能否充分就业、满意就业,就业市场是关键。辽宁地质工程学院通过加大就业基地和市场建设力度为就业创造有利条件。他们始终坚持“主动出击”的原则,充分利用各类资源,搜集就业信息,了解用工需求,全面拓展省、内外的就业市场,尤其新增专业的就业市场。在稳定、优化原有就业市场的同时,积极探索新途径,搞好新基地的创建工作。目前,学院已开辟300余家用人单位,为毕业生充分就业提供了保障。
  该校利用专业优势,以行业为依托,发挥行业内就业的主渠道作用,采取重点联络、校企合作、优先推荐、举办行业供需见面会等多种形式,先后与130余家用人单位建立起稳固的适应该校专业特色的毕业生就业基地。他们还充分发挥实习基地的载体作用,将教学实践与毕业生就业有机地结合起来,拓宽了就业渠道,扩大了就业范围。积极发挥校外就业市场及以信息交流为主的无形市场的辅助作用。为毕业生提供各地人才服务机构、兄弟院校举办的大型招聘活动及网络招聘信息,实现了毕业生多渠道就业。
  1+1指导打通就业路
  为了推进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进程,该校每年对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都要开展专业培训,采取走出去学习、请进来指导、坐下来研讨的方式,不断提升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人员的综合指导能力。他们把就业创业指导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贯穿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不断深化以教学为主体、以讲座为补充、以咨询为辅助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建设,把分阶段、分层次、全程化就业指导引向深入,实施了个性化辅导和创业教育。通过聘请职业指导专家及企业专家开展讲座、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社团活动等形式增加学生的实战经验,增强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并以校园网和学院报为依托,定期为学生开展就业政策宣讲、就业技巧指导及就业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正确择业、成功就业。此外,通过开展分类指导,重点加强“两难”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一对一帮扶,优先安排“两难”毕业生就业,同时加强了专升本指导和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引导工作。
  该校本着 “为学生服好务,让学生就好业”的工作理念,为学生答疑解惑,排忧解难,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优质服务,体现学生在就业管理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对各系就业信息员开展了“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使用培训,指导系部利用专用软件做好毕业生生源统计、资格审查、就业派遣、就业信息统计核查等具体工作。并对就业信息统计实施动态管理,实行月报、周报制。本着对毕业生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就业安全稳定工作,并积极做好就业遭遇挫折学生的安抚和指导工作,确保了毕业生顺利离校。
  通过加强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该校不断提高就业工作服务水平,完善学校就业信息网功能。在加大网上就业指导和政策宣传的同时,他们开通了远程视频面视服务,积极引导、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市场就业,为毕业生提供了快捷的网络就业服务。今年,该校把就业信息网嵌入“国家就业一体化平台”,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提供了高效的就业信息检索服务。此外,他们开展了省校、校际间的合作,实现了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搭建信息共享平台,为毕业生拓展就业空间。 □本报记者/蔡晓华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