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媒体上的丹东 > 辽宁媒体
辽宁媒体

要把钱用在为群众办实事上

发布时间:2012-11-28  |  浏览:
辽宁日报2012年10月26日
  金秋时节,记者走进东港市长山镇窟窿山村,一片片金黄的稻田预示着又一个丰收年。
  近几年来,窟窿山村以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改善民生、服务群众为己任,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村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村民收入不断提高。 2011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9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4万元。
  “村干部是老百姓选的,就得给老百姓办事。 ”窟窿山村党总支书记侯少云说。怀有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村党总支一班人把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就拿虾场发包这件事来说,过去由于少数人受利益驱动,压低承包租金价格,资源效益没得到充分利用,群众对此有意见。新领导班子顶着各方面压力,实行社会公开竞标。由于严格按照 “四审一议”程序制定虾场竞标方案、竞标规则、竞标协议、承包合同,今年虾场平均每亩竞标价由上年的2980元提高到4228元,仅虾池发包一项村集体净收入就达287.5万元。
  有了钱怎么花?首先要花得明白。在窟窿山村,凡是村里重大事项和大型工程发包,都需要经过民主议事程序讨论通过,并对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如村务工作、财务各项收支情况、村组干部报酬、国家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五保户供养、困难户补助等资金发放及时公开,给群众一个明白。
  每天晚上,窟窿山村的文化广场都是全村最热闹的地方,有扭秧歌的、有跳健身舞的,还有压腿聊天的……耳边是优美的音乐,眼前是村民欢快、优美的舞姿,窟窿山村妇女主任孙明香颇有几分骄傲:“这都是村里请专业健身教练教出来的,看着还挺带劲儿吧。 ”
  钱不仅要花得明白,更要花在刀刃上,用在为群众谋利益、办实事上。“这些年,我们建学校、修路、建广场,就是要让农民也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日子。 ”侯少云说。针对饮用水供水设施运行多年,设备、管网、水井老化,水质下降等情况,窟窿山村拿出21.2万元为村民免费改造自来水;投入资金100余万元为村民免费安装有线电视,免费办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投入300多万元修路,全村实现了油路组组通、户户通;建起村民文化活动室和群众文化活动广场,村基础设施得到彻底改善。十多年来,窟窿山村无一例上访事件,呈现出安居乐业、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本报记者/蔡晓华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