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媒体上的丹东 > 辽宁媒体
辽宁媒体

文学的石城镇

发布时间:2013-03-15  |  浏览:
辽宁日报2013年1月16日
  1月8日一大清早,家住凤城市石城镇的高万鹏来到镇文化站。从站长于淼手里接过新年第一期《爱河》,迫不及待地仔细看起来。作为《爱河》的创作元老,68岁的高万鹏总是这本文学杂志的第一读者。“《爱河》已经创办18年,这些年,我看到越来越多石城人的名字出现在这本文学杂志上,真是欣慰。别小看了《爱河》,它在咱们石城镇可是家喻户晓。”扬了扬手里的《爱河》,高万鹏不无骄傲地说。
  高万鹏喜欢写作,上学时经常创作诗歌、散文。那时,高万鹏有一个梦想——有一天成为一个诗人、作家。然而,现实总是离梦想很远,一次次投稿,一次次石沉大海。但是,倔强的高万鹏还是坚持下来了,并且,不仅自己写,还带着兄弟一起写,并一起出了一本《兄弟诗集》。
  上世纪90年代,高万鹏在石城中学当校长。当时,镇上石城小学的任国良老师和个体户于红歌也爱写作,三人经常聚在一起聊文学,交流作品。农村人谈文学,他们的做法在当地人看来很奇怪。但是,三人主意已定,不仅自己写,还把以前爱好文学的11个高中毕业的同乡组织起来,准备成立一个文学社。1993年,文学社正式成立了,名曰“爱河”。爱河是丹东市内最长的河,流经全镇8个村。自此,这条河与文学有了深切的关联。
  爱河文学社成立后,每半个月举办一次交流活动,社员们常常写出新的作品,创作热情很高。乡亲们开始对文学社并不看好,认为文学在农村没有土壤,更不可能生根发芽。但文学社的社员不这么认为,他们从简单交流到组织采风,创作大量讴歌家乡美景的散文,文章屡屡发表,用实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乡亲加入文学社。
  当社员们的作品越来越多,大家有了创办一本刊物的想法。经过积极筹备,1995年1月,社刊《爱河》诞生了。没有资金,没有印刷设备,任国良手刻,高万鹏油印。首期《爱河》出版30本,被一抢而空。接下来,让高万鹏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爱河》在镇上相互借阅;有人写来读后感;投稿纷纷而至;定于每周六下午2点的文学沙龙,从以前的寥寥无几到“人满为患”。
  曾对文学社不屑一顾的王伟国现在已经是文学社的老社员。他对记者说,农村人能写出啥东西?当初抱着怀疑的态度读了一期《爱河》,读到任国良写的小说《柳条边》,立即被深深吸引,里面写的故事似曾相识。看了邻居李金钟写的散文《怀念母亲》,情真意切,王伟国说自己差点掉下眼泪,感觉李大娘就站在眼前。渐渐地,王伟国成了《爱河》的忠实读者,自己也尝试着写身边的故事,名字也出现在了《爱河》上。
  由于稿源充足,《爱河》一直延续至今。以前从稿件挑选,到排版,再到印刷,都由高万鹏、任国良和于红歌三人完成。随着文学社不断完善,现在,从编辑到美术设计分工明确。稿件多,质量都差不多,用哪篇不用哪篇,特别不好平衡。也不能把每期杂志都做得太厚,所以每次定稿都是最头疼的。编辑于淼这样告诉记者。
  目前,文学社社员也增加到200多人。社员中,既有上学的学生,也有年近古稀的老人,既有机关干部,也有村里的农民。十多年来,文学社走出的一大批“农民作家”,有的已经成为当地作协副主席,有的作品被影视公司看好,准备投拍电视作品。
  如今的《爱河》和以前相比内容丰富了许多,最早的铅印本已经被精美的彩色印刷取代。我们的读者欣赏水平不同,杂志就得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兴趣。今年,我们还准备增加“游走中国”、“教你如何摄影”等栏目,力求把杂志变得更实用,让这本刊物成为我们石城镇的一大特色。对文学社及《爱河》文学社的明天,于淼很有信心。 □本报记者/张 昕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