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媒体上的丹东 > 辽宁媒体
辽宁媒体

“卖菜哥”市场征婚一月无人理

发布时间:2013-07-09  |  浏览:
辽沈晚报2013年5月8日
  “本人想找一个能吃苦,心地善良,能和我共同‘干’苦……”一个多月前,这样一则包含着错别字的征婚启事出现在丹东福民市场的一个摊位前。
  摆放这则征婚启事的就是摊位的主人陈万鹏,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得到一段美满的婚姻,无奈不知道是姑娘太现实,还是姑娘的妈妈太现实,至今,他还没碰到一位主动上门的姑娘。“你要是当妈的,也不会让女儿嫁给一个卖菜的吧?”今年32岁的陈万鹏说。
  陈万鹏告诉辽沈晚报、北国网记者,他初中毕业之后便步入了社会,最初在工地干过三五年活,后来到了饭店,直到今年3月,他才开始在福民市场卖菜。“在老家跟我差不多岁数的人,孩子都能满地跑了。”陈万鹏说,到了该谈婚论嫁的年龄,却连个相亲的时间都没有,“每天凌晨两三点就要去进货,早上6点出摊,一直到晚上6点才能休息。”“市场里人来人往的,说不准就能碰到个有缘人呢。”陈万鹏心血来潮,突然想出在摊位前摆放一个征婚启事。今年3月末,他找来一个纸壳箱,撕下其中一面,写下了这则征婚启事。
  摆出去之后,陈万鹏便成了市场中的“热点”,同行也是议论纷纷:“这小伙是不是傻?”“上面的字都写错了”“他是不是故意搞怪?”……听着这样的话语,陈万鹏自己也很无奈。
  也有人曾建议他,可以拍张照片发布到网络上,取名“卖菜哥”,说不准会一夜之间爆红,到那时,找对象应该不是什么难事。不过,陈万鹏还是始终坚持自己最初的做法。
  转眼间,一个月过去了,尽管他在征婚启事上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但他的手机从未因此被呼叫,附近的同行也没有一个主动给他介绍女朋友。“有些热心的大爷、大姨来买菜的时候,说帮我想想办法,不过也都没了音讯。”虽说没有结果,但也是陈万鹏唯一感到欣慰的事了。“这事不能急,慢慢来吧,要你也不愿意把女儿嫁给一个卖菜的吧?”对此,陈万鹏似乎早就有了心理准备。陈万鹏说,家里一共两个孩子,他还有个大两岁的哥哥,哥哥早在10年前就结婚了,小侄女的出世也算是给老人们一个交待了。
  陈万鹏摆摊卖菜一个月大概能赚3000元,但由于家里没有什么积蓄,买房对他来说,不是一个短期内能达到的目标,“我只希望能找到个跟我一起奋斗的人,也不知道能不能碰到这样的女孩,看缘分吧。”
  专业人士:大胆但并不可取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点点认为,陈万鹏的做法是一种内心的呼唤,不过这种大胆的征婚方式并不可取。
  如今,“80后”、“90后”已经逐渐成为社会的主力军,在婚姻方面,要比父辈更加“务实”。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出众的外貌,陈万鹏在征婚道路上处于弱势,一见钟情的可能性非常低;而且现在人戒心都很强,这种过于简单的征婚形式不会得到人们的认可。
  两人要步入婚姻的殿堂,一段时期的相处是必不可少的,点点建议,婚恋平台有很多,陈万鹏应该再尝试一下正规的征婚方式。
  辽沈晚报、北国网特派丹东记者王琦

一个多月前,陈万鹏在一张废旧的纸壳上写下了征婚启事,摆放在自己的摊位前。张研摄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