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媒体上的丹东 > 辽宁媒体
辽宁媒体

权明阳的小秧苗住进“智能房”

发布时间:2013-08-23  |  浏览:
辽宁日报2013年5月14日
  5月10日上午,记者走进东港市长山镇杨树村,在一片翻整一新的田野上,10栋标准化育苗大棚映入眼帘。种粮大户权明阳和雇工们正忙着给大棚“掀被子”。
  “工厂化育苗让小秧苗的生活升级了,过去我是冷棚育苗,现在它们可以说是住上了智能房。”提起工厂化育苗,权明阳的话匣子打开了,“这一个棚的稻苗可覆盖水田插秧面积150亩,再有10来天,我就可以插秧了。”权明阳一边掀着塑料薄膜一边说,去年,他种植1300多亩水田,育苗可把他累坏了。冷棚育苗得猫下腰,起苗一身泥,劳动强度和难度都很大,加上劳动力紧张,雇10多个人忙了10多天只能完成1300亩水田的育苗工作。今年,权明阳投资30多万元买了一台育苗播种机,4月18日开始育苗,仅用3天就完成了1500亩水田的育苗工作。
  “这工厂化育苗的好处太多了! ”权明阳告诉记者,用工厂化育秧,从提温、播种、育苗到插秧全部统一进行,不仅标准高、速度快,3天就能出苗,而且降低了育苗作业的劳动强度,农民省时省工、省力省地、节省成本。权明阳算了一笔账,今年他采用工厂化育苗,比去年节省了约2万元人工成本,按照省里出台的补贴政策,每栋工厂化育苗大棚可补贴7500元,每个育苗盘补贴3元,成本还能再下来一块。与传统方式育苗对比,工厂化育苗由于温度可以调控,大大降低了水稻育苗的自然风险,秧苗长势好,特别适合水稻机械化插秧。
  今年,权明阳共帮助5户邻居育苗500亩,又增加了一笔收入。权明阳预测,明年采用这种方式的农民会更多。
    □本报记者/蔡晓华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