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媒体上的丹东 > 辽宁媒体
辽宁媒体

养成良好习惯是建美丽乡村的根本

发布时间:2013-08-23  |  浏览:
辽宁日报2013年4月2日
  核心提示
  习惯的养成才是根本,通过有效的措施引导广大居民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保护好已经整治好的环境,保持好我们的青山绿水、美丽家园。
  这几年,丹东市以 “四城联创”为抓手,积极推进各项工作,希望把丹东建设得大气秀美,但我们的大气秀美是有死角的,是不完全的,这个难点就在农村,在乡镇。尤其是乡镇环境卫生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极不相称,与老百姓的期望相差很大,主要表现就是环境差。
  我市有近60%的人口在农村,有90%以上的土地面积在乡镇。可以说,没有64个美丽的乡镇就没有美丽的丹东,就没有丹东广大农民的幸福。从这个意义说,环境就是民生,而且是广大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最大民生。我们要把环境卫生整治真正当成一件事关百姓福祉的大事来抓。当前,有些同志更愿意把注意力放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上,对乡镇环境卫生整治投入的精力则相对不足,有的甚至不闻不问、听之任之。这势必影响我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大气秀美新丹东建设,也将直接影响广大农民率先奔小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到乡镇转一转我们不难发现,很多环境问题是居民自己造成的。特别是一些长期养成的不良习惯积弊难除,很可能陷入整治—造脏—再整治—再造脏的怪圈。因此,这是一场硬仗。习惯的养成才是根本。各镇要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和教育农民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要通过有效的措施引导广大居民形成良好的习惯,保护好已经整治好的环境,保持好我们的青山绿水、美丽家园。
  绝不能让当代的垃圾成为下一代的危害。打赢这场硬仗要有一个目标:一年内有明显改善,两年内发生根本变化。要达到五项标准:环境卫生达到“五有”,有足够的垃圾容器,有垃圾集中处理(堆放)场,有足够的垃圾清运车辆和清运队伍,有专业化道路清扫保洁队伍,有符合卫生标准的公共厕所;公共场所环境达到“三无”,无垃圾污物、无占道经营、无噪声污染;亮化绿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有专门的集贸市场;镇容乡貌有明显改观。
  村镇本身就是田园风光。把侧重点放在田边、河边、山边、路边这“四边”植树绿化上,可以“就地取材”,降低绿化成本,只要把“四边”绿化搞好了,就等于把村庄集镇重新放回到大自然当中。
  这次综合整治要坚决杜绝“一阵风”、“走过场”,相关责任部门要对全市乡镇因地制宜地进行统筹和分类指导。
  ——丹东市委书记戴玉林在全市乡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会上如是说
  □本报记者/黄宝锋/王卢莎 整理
  ■简介:
  戴玉林,1959年出生。2010年8月任中共丹东市委书记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