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媒体上的丹东 > 辽宁媒体
辽宁媒体

丹东挖出三块清代石碑

发布时间:2013-09-04  |  浏览:
辽沈晚报2013年6月12日
  近日,丹东市振安区九连城镇窑沟一组村民在公路边修排水沟时,意外挖出三块清代残碑。
  文物部门工作人员称,此次出土的三块石碑中两块是族人为宗室同公立的功德碑,另一块是记录出资修建功德碑的人名及捐赠金额的“碑费榜”碑。
  “这两块功德碑,均为水层岩材质,边框内刻有暗八仙图案。”其中一块残长107厘米,宽70厘米,厚20厘米。碑阳上部可看出“都统花翎”、“巴图鲁”字样,下部为一列大字“宗室同公德政碑”,落款为“安东邑旗民人等公立”。
  文物部门工作人员介绍说,“都统”指清代官职,是一旗的最高长官,清代在各省建置驻防八旗,设将军或都统为长官,而“花翎”在清朝是一种昭品秩的标志,非一般官员所能戴用。“巴图鲁”其实是满语,意为英雄。碑阴残损严重,具体文字已辨识不清,只能大约了解碑文记载主人在任期间的功绩。
  另一块功德碑残长145厘米,宽72厘米,厚16厘米,碑阳上部并排两列小字“……戴花翎总办”“……营翼长候补”,落款与前一块石碑相同,碑阴也主要记录了主人在任期间为当地民众排忧解难、造福一方的功德及人品。
  在石碑出土地,丹东文物部门工作人员还发现一件残损的龟形石碑座,应与两块石碑中的一块配套。
  根据石碑的形制、馆阁体碑文的书写特点、边框内的吉祥图案,以及石碑两侧勾连万字纹饰的时代风格,专家认为,其年代应为清代后期,立碑的时间大概距今140年。石碑正面右侧“安东邑旗民人等公立”的字样,说明此碑的立碑时间应在安东设县以后。
  第三块石碑是记录出资修建功德碑的人名及捐赠金额的“碑费榜”碑。碑文字迹大多模糊,无法辨识,隐约可看出姓名和出资数额。“落款时间为光绪二年,也就是1876年,是安东建县当年。”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