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媒体上的丹东 > 辽宁媒体
辽宁媒体

过河赶集看节目

发布时间:2013-09-04  |  浏览:
时间: 2013.6.3

  地点:丹东·宽甸·大西岔镇

  取景框:大集上的山乡乐

  这一天,是宽甸满族自治县大西岔镇逢五一次的大集。沿江村的杨素花、杨素梅老姐俩带着孙子来赶集,一是为了买东西,二是看看热闹,有剧团在集上演出呢。

  沿江村距离镇上有15里,隔着一条河,坐船才能到。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村里现在也就几十口人。也就因为这,村里几乎没啥业余生活。县里、镇里的剧团、电影放映队下乡,定了一个标准,每个村都要走到,可是自从几年前沿江村和对岸的白菜地村合并成一个村以后,剧团到了白菜地村也就到头了。想看点节目,就得过河。

  演出开始了,有个节目叫 《夸儿媳》,四个岁数不小的女演员边说边唱。杨素花老姐俩呵呵笑个不停。 “好看啊! ”杨素花说:“唱的都是咱身边的事儿,演员还有俺家亲戚呢。有个杨丽凤,是俺兄弟的孩子,还有俺大舅的孙女。 ”

  时近中午,赶集的人越来越多,演出现场的观众也越来越多。歌曲、二人转小段、天津快板、表演唱、现代舞、民族舞,节目单上足足有二三十个节目,十多个演员轮番上场,忙得不亦乐乎。农村人拘谨,不太好意思拍掌叫好,却时不时就被逗得笑个不停。

  现场效果不错,剧团的团长岳显良很开心。这个“山乡乐”农民业余演唱团是这位退休的前镇文化站站长一手办起来的,已经成立三年多了。岳显良有个朋友叫韩正元,是个退休教师,也爱鼓捣乐器。退休了,空闲时间多了,两个老伙计一合计,办个剧团吧,也算给农村文化生活做点好事。

  把剧团弄到今天这个水平并不容易。光是排练就有不少困难,山区里,住得分散,没有交通工具。排练场设在演员杨丽家,房子小,只要不下雨不下雪,不管多冷多热的天都在屋外练。当然,更主要的问题是没有活动经费,虽然镇文化站也在帮忙向上级要支持,还有一位企业家赞助了几次,但毕竟杯水车薪,两个发起人每个月的退休金大部分都搭里边了。可就是这样,“山乡乐”剧团每年都要走遍大西岔的每一个村,给每个村义务演上一场。

  广角镜:剧团演出与电影

  杨素花想找杨丽凤唠唠嗑,岳显良却说:大姐,你弄错了,俺们是和平村的山乡乐剧团,你说的那个演员不在俺这个团,可能是别个村的吧?

  原来,在大西岔镇,并不止山乡乐一个剧团,镇文化站站长吕良说,好几个村都有个小剧团,只是规模有大有小,水平有高有低。大伙都爱看身边的人演身边的事,小剧团演出,来的观众常常比放电影的时候多。

  老百姓欢迎,岳显良却一肚子难题,经费是最大的问题,没钱就没法开展活动,也没法培养演员,提高水平。乐器都已经很旧了,二胡和板胡还是当年“学习小靳庄”时置办的。文化站去年帮忙申请了一台电子琴,可是剧团里没有人会弹,请外援要花钱,送演员出去培训也要花钱。

  能不能让剧团搞点经营性的演出?岳显良说,也有这个想法,不过要想挣到钱,演出的水平还得提高才行。十天一次的大集,好几个剧团都在同一个场地上演出,互相之间有竞争吗? “表面上都和和气气的,心里都在暗较劲呢。 ”

  剧团多了好吗?如果要想对外接活儿,可不能有太多竞争对手啊?岳显良却并不这样想:“我倒希望一个村一个小剧团,剧团多了,人才就多了,大家比着演,整体的水平就上去了。对今后的发展更有好处。 ”

  ■微观

  “过年乐”与“四季歌”

  沿江村是记者一路采访过来极少见的几乎没有文化生活的村落,有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但普遍的情况是,目前的乡村青壮年外出打工的多,一年中有七八个月,村里只有老人、妇女和孩子,只有到了年底,打工的回来了,文化活动才能开展起来,闹正月、扭秧歌。人少,怎么开展文化活动,怎么把“过年乐”变成“四季歌”?

  而对于村里留守的老人、妇女来说,怎样针对他们的年龄和性别特点开展文化活动也是一个课题。在桓仁向阳乡一处文化广场的健身舞活动中,近百人的队伍,只看到了70岁的贺家发老人一个男性。贺家发说,“村里的老头没事也就是打打麻将、在村里溜达溜达,唱唱跳跳的事他们都抹不开面,我来跳舞,没少被他们笑话。 ”怎样让这些“老头”也成为群众文化的一分子?

  而作为群众文化主力的妇女,各个年龄层也有不同的诉求,光是大秧歌、健身舞还不够。每个村里,参与活动的都是中老年妇女,年轻人非常少,就是因为活动内容单调、形式旧,让他们没有兴趣。怎样调动年轻人的参与热情?

  而对于岳显良这样的剧团组织者来说,缺少年轻演员也是个问题。没有年轻人,节目就缺少新鲜感。而培养乐手,更是个大问题,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较城市相对要差一些。这都是需要解决的难题。 □文/本报记者/高 爽 摄/本报记者/万 重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