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媒体上的丹东 > 辽宁媒体
辽宁媒体

肩扛背驮上山 引来甜水下山

发布时间:2013-09-04  |  浏览:
辽宁日报2013年7月22日
  “你尝尝,这水就是甜!”明知道山上下来的自来水都是一个味儿,凤城市通远堡镇大黑山村北隈子村民组的孙福国仍是把接了自来水的水瓢硬往记者手里塞,热情地叫记者尝尝水的味道。 7月17日,记者在这大山沟里切身感受到了农民重新喝上安全水的喜悦心情。“这里能再次通上自来水,全靠村民的肩扛背驮,仅凭人力运输把水泥、沙子、管线等材料运上海拔400多米高的半山腰,完成了水源井的修复工程。”凤城市水利局水利科科长范远丽回忆当时情景,被老百姓的齐心协力所折服。
  去年汛期的洪水冲毁了通远堡镇大黑山村的自来水水源井,当地85户农民、260余人断了洁净水源。 “俺们都一年没喝上干净水了,农村土井压出来的水怎么也不是味。今年5月份,终于盼到重修水源井,可冲毁的山路堵着,啥车也上不来。材料运不上来,井咋修?村民们都以为要白高兴一场了。 ”面对村民迫切的心情,凤城市水利部门决定用人工背料上山修井。 “为了以后再也不用天天挑水的长远日子,俺们都咬牙挺过这一时的受累。 ”跟孙福国的想法一样,村民们踊跃报名,扛着水泥、沙子上山修水源井。
  跟着范远丽,记者重走村民们的“挑山路”。几天前的大雨使大黑山村那条“雨天是河、晴天是道”被当地村民称为“河道”的村组路积水颇深。过“河道”,踏上仅能容两人错身的山间土路向高处前行,便是村民们背料上山必经的大南沟了。虽然只有半个多小时的路程,但湿滑泥泞的山路让徒手行进的记者气喘吁吁,可想而知,背负沉重沙石管材的村民当时的艰辛。终于,眼前看到一口直径4米的石砌大口井稳坐山间。 “以前我们镇都是吃地表水,赶上水质不好的时候,镇里的乡亲们就自己买矿泉水来喝。大年三十晚上,很多乡亲都是用矿泉水煮的饺子。现在有了这口井,那样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啦! ”通远堡镇水利站站长王长城难掩兴奋。
  范远丽永远也不能忘记工程建成通水时,村里的农民像过大年一样敲锣打鼓欢天喜地的情景。“让农民喝到放心水是我市多年来一直抓的一项民生工程。我市从2005年开始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到2012年底已新建饮水安全工程 999处,总投资 7632万元,共解决18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目前,凤城农村饮水受益率已达到85%。我们的目标是到2015年受益率达到98%以上。”范远丽自信满满地说。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