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媒体上的丹东 > 辽宁媒体
辽宁媒体

种“铁杆庄稼”腰杆直

发布时间:2014-03-11  |  浏览:
辽宁日报2013年11月21日
  “装大袋的往沈阳发,装小袋的往上海运,成箱装的用来出口。”11月11日,记者在东港市十字街镇宏天村长山板栗专业合作社看到的是一派繁忙景象,近百名社员正忙着板栗的筛选和装袋。社长徐春莲一边组织装袋一边指挥装车,忙得不亦乐乎。“车刚到沈阳八家子水果批发市场,我们的板栗就一阵风似的被一抢而空。批发市场天天催货,我这边就加紧收购,才几天的工夫就收了5000吨。”徐社长兴奋地对记者说。
  板栗在当地被称为 “铁杆庄稼”。东港栽植板栗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有“板栗之乡”的美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造就了东港板栗的优良品质。 “过去,东港板栗的生产和销售都是农户单打独斗,不搞科学种植,品种老旧,出现了板栗卖难和互相压价的问题,结果是大家守着满山板栗就是鼓不起腰包。 ”东港市林业局产业科科长姜廷玉向记者介绍,“要让这‘铁杆庄稼’挺直腰杆,首先要解决的是怎么种的问题。我们的办法是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把一家一户的零散经营转变为整村或整片规模经营,促进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通过在板栗主产区规划建设高标准板栗示范园区,成立板栗专业合作社,把农民拧成‘一股绳’。 ”
  “合作社成立后,引进了许多新品种,这些新品种在提高产量的同时,在口感和防病、防虫等方面也有着较大优势。不仅如此,合作社还组织我们学习嫁接新技术,嫁接优质高产枝条。此外,合作社有专人跑销售,我们的产品不愁卖了。现在,每户每年都能从板栗上赚三四万元钱。 ”丹东长山板栗专业合作社社员徐长福深有感触地说。在合作社的引领下,社员们参加交流会、学习新经验、引进新苗木,不仅掌握了技术、积累了经验,也撑鼓了腰包,饱尝规模经营带来的甜头。“今年合作社注册了‘大吉大栗’品牌,下一步我们准备打进国际市场。”徐春莲信心十足地说。目前东港全市建立板栗专业合作社18个,带动农户2万余户,年收入万元以上的农户有2000多户。
  在专业合作社的推动下,东港市的板栗种植面积迅速增加,产量也大幅增长。目前东港市的板栗总面积已发展到24.4万亩,栽植板栗树1268万株,实行无公害管理面积22万亩以上。 “面积扩大了,产量上来了,新问题也随之而来。板栗的保鲜时间比较短,一般自然条件下只能保存3个月左右,即使放到冷库中,也只能保存半年左右,但口感要比刚收获的板栗差很多,因此板栗种植户销售板栗的期限最多只有3个月左右的时间。 ”姜廷玉向记者介绍,“随着板栗销售市场逐渐达到饱和,探索产品深加工、积极开发新产品成为板栗产业长远发展的必由之举。 ”
  这几年,在省、市各级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东港市板栗加工企业发展到5家,主要加工品种有板栗罐头、速冻板栗肉、板栗米、板栗粉及板栗果脯等,年加工能力1.5万余吨,远销国内外市场,年实现产值3亿元,出口创汇4000万美元,初步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基地+林农”的发展模式。 “有了加工企业,我们再也不担心板栗市场的波动了。 ”黑沟镇王家岭村村民于英杰对记者说。预计东港市今年板栗产量将达2.8万吨,产值2亿元。

(图为长山板栗专业合作社的社员忙着筛选板栗。□本报记者/蔡晓华 文/摄)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