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媒体上的丹东 > 辽宁媒体
辽宁媒体

与郝红军一起欣赏锦鲤

发布时间:2014-06-27  |  浏览:
辽宁日报2014年1月6日
  数九寒天,走进丹东假日养鲤场宽敞明亮的温室养殖车间仿佛来到江南水乡,碧绿的养殖池内一条条体形优美、色彩艳丽的锦鲤自由自在地游着,丹红、亮金、墨黑、透白……各种花色交相辉映,让你瞬间即感受到 “水中活宝石”锦鲤的魅力。望着池里欢快的鱼,郝红军感慨地对记者说:“有人说,养锦鲤好比一个人从悬崖上往下跳,落地前你要是长出翅膀就活了。目前,全国像我这样的专业养殖场有上千家,不过赚钱的不超过5%。 ”
  “没有长出翅膀”的郝红军何以在锦鲤业坚持了7年之久?“因为喜欢。这一行要是不喜欢啊,真做不了。喜欢的话,只要不赔钱,就可以了。 ”2006年,郝红军自己开的店中有一处海景布置,在6米长2米宽的鱼缸里放养海水鱼用于观赏。海水养殖维护费用太高,锦鲤成了替代品种,郝红军由此迷上了锦鲤。起初去广州、香港看鱼、买鱼,后来又多次去日本参观、考察。对于锦鲤,郝红军因为喜欢,有些疯狂。
  “我的第一批锦鲤就是从日本引进的。那时建了5个20吨水的池子,1个100吨水的池子。 ”可以说,郝红军是丹东专业养殖锦鲤的第一人。“养锦鲤入门其实很简单,但是要做好很难。第一人是个什么概念,就是需要你去尝试很多别人没干过的事。”每年5月锦鲤开始产卵,6月进行第一次选别,这个时候鱼苗大约只有五六厘米长,90%是要判死刑淘汰掉的,而且是人工淘汰。 “这是必须要做的,你要是不淘汰就养不出好鱼来。锦鲤是基因突变定向培育的结果。一选只能留下10%到15%,之后还要再选。一胎鱼能产20万到30万的卵,到10月末,只能留下来1000多条锦鲤。这1000多条还要分出好几个等级,最后留下来养到2岁的,通常只有二三百条。 ”对锦鲤业者来说,选别工作一定是老板亲自做的。“在日本,我亲眼所见,一水槽鱼大约千八百条,老板拿着网扒拉来扒拉去,也就选出一两条,剩下的随手就扣盆里,倒掉。就是这么严格,就是这么狠。”郝红军说,从基因上来说,越漂亮的锦鲤越好看的锦鲤,离原始的基因越远,越娇贵越不好养。相对于一胎几十万的鱼来说,它是最弱的。所以,大约40天,鱼有了颜色就得马上下手选别。如果选晚了,好鱼的死亡率也一定是最高的。正常的情况下,要进行三轮选别,也有做四轮五轮的。选别是一个非常繁重的工作,所有的鱼都是郝红军亲自选。“你如果不喜欢,根本做不了。一到那个时候,四五点钟天一亮就起床,我通常就住在水塘子那儿。网拉上来后,开始选。我试验了多次,一个人一天的选别极限就是8000条到一万条鱼。晚上闭上眼,眼前全是鱼。 ”
  除了选别,最重要的就是养殖技术。土质、饲料、水温、水质的肥瘦等等都直接影响到鱼的品质。 “刚开始养鱼的时候,给我看池子的人几乎要崩溃了!从60到80多厘米的鱼,一天死三四条。用了各种办法都控制不住,整整死了一个月,最后所剩无几。那池子鱼赔了上百万元。 ”郝红军说这些时仿佛在说别人的事,从容而淡定。多年摸爬滚打,从锦鲤的养殖到销售如今他可以说是了如指掌。 “现在我知道是什么原因了。因为当时从南方和日本等多个鱼场引进了很多条鱼,经过暂养后全部混到一个池子里,低温时病菌处在潜伏状态,到了春季,多种病菌在一起造成了交叉感染,导致鱼大量死亡。”每年3月份开始清理鱼塘,翻整,一直忙活到10月,这期间基本上都在搞生产,11月开始销售。 “10月末到11月份,再把鱼从室外往鱼房里倒,选别,分等级,分类,做种鱼、做后备的,要拿出来卖的,都要分清楚。”目前,北京和上海等一些地方的锦鲤的市场条件比较好,经常搞一些拍卖会、品评会。有时候,郝红军也带着自己的锦鲤参加全国性大赛。在去年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锦鲤大赛上,他的一条锦鲤获得20部(15厘米)锦鲤冠军。
  “目前市场上的不少鱼不能叫真正的锦鲤,都是二选三选后本该被淘汰的鱼,因为市场还不成熟,才使这些鱼有了生存的可能,业内管这种鱼叫 ‘土炮’。价格低品质差的锦鲤在普通的市场上流动,真正的好锦鲤则在专业的高端市场,在专业的玩家手中。 ”郝红军说,这些年一条鱼万八千的他也卖过,但是整体来看,还是亏。 “中国锦鲤市场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我相信这个市场一定会越来越好。我看好它的未来,这也是我一直坚持的理由。 ”
  □本报记者/蔡晓华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