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媒体上的丹东 > 辽宁媒体
辽宁媒体

“中国考古01号”抵丹东查沉船遗迹

发布时间:2014-09-29  |  浏览:
辽沈晚报2014年9月16日

      中国第一艘自主研发、设计和建造的水下考古专用船“中国考古01号”,首航抵达丹东港沉船海域,第一次执行为期约一个月的水下考古任务。
此前,在修建丹东海洋红港区时,在海域淤泥下发现一个巨大铁质物体,初步认定为沉船遗迹,成为这艘水下考古船执行的主要调查任务。
并且,这片科考海域与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的发生地重合。当时,包括致远舰、经远舰、扬威舰、超勇舰等数艘战舰在卫国战争中不幸沉没大海。
丹东海域修港口时发现沉船遗迹
昨日,据丹东市文化局文化遗产保护部门介绍,在不久前,丹东海域修建海洋红港区时,意外发现在该海域淤泥下约3米处,有一个巨大的铁质物体。
通过实地潜水摸排等搜寻工作,工作人员在海床面位置上,还发现一些局部暴露出来的木板、铁板、煤块、火药桶等零星遗存。
在将淤泥逐渐揭开一角后,工作人员初步认定下面是一个沉船遗迹,因为整体仍被掩埋在厚泥下,对于这艘船的性质和保存情况均不明晰。
紧接着,丹东文化遗产保护部门立即将这个重大发现逐级上报,请求上级文物保护部门给予支持,并得到积极的回应。
中国首艘水下考古专用船首航丹东
9月10日12时36分,一艘引航船缓缓驶进丹东港码头。2分钟后,船身通体白色、两翼为天蓝色条纹的“中国考古01号”水下考古专用船进港,顺利完成抛锚、靠岸、停船一系列动作。
据随行的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柴晓明介绍,“中国考古01号”是我国第一艘自主研发、设计和建造的水下考古专用船,来到丹东港是第一次航行,将在丹东海域附近,执行为期约一个月的第一次水下考古任务。
据介绍,本次丹东沉船专项调查的基本步骤为,采用水下抽取淤泥的方式,暴露出部分船体,然后做好水下测绘、摄像等考古记录。
此后,考古人员将确认这艘沉船的泥中状态、规模尺寸、保存状况等相关因素,接着综合评估沉船的整体价值,为开展下一步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在5天的科考过程中,水下考古专用船除了补给和极端风浪天气外,没有在码头停靠,一直在海里执行科考任务。”丹东文化遗产保护部门工作人员说,随着专家调查的深入,会陆续有关于沉船的科考进展见诸于世。
作为一个集成平台,“中国考古01号”配备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水下考古设备,填补中国的一项空白,也让水下整体技术装备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30个舱位12名船员载18名考古人员
据“中国考古01号”设计方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工作人员介绍,该船于去年4月11日在重庆开工建造,今年8月6日正式交付使用。
据介绍,这艘船采用全电力推动方式,总长57.91米,型宽10.8米,满载吃水深度2.883米,满载排水量980吨,航速每小时21海里,核定载员30人,可连续航行1000海里或者30天,主要工作海域为我国沿海与西沙海域。
北国网、辽沈晚报记者看到,这艘船的船身上用中英文分别写明“中国考古01号”字样,船头上还有“中国文化遗产”的太阳鸟标识。驾驶舱为360度视野,全部数字化和自动化操作。船舱内,考古仪器室、食品储藏间、餐厅、会议室、维修间、科学家工作室等分布有序。30个人员住舱内有一张床、一个书桌和两把椅子,干净整洁,设有电视、电话、互联网等生活设施,独立卫生间里有淋浴喷头和真空抽水马桶。“30个舱位除一直保持12名船员外,还可以搭载18名考古人员一起登船。”工作人员说,为满足水下考古作业的设计理念,主甲板面积比同规格船只要大,供临时清理打捞出来的文物放在上面,在一侧船舷上,还悬挂着考古工作艇和救生艇。
配备特制水下铅笔“武装到牙齿”
据设计方工作人员介绍,船上配备了专供考古工作所需的多波束声呐、旁侧声呐、浅地层剖面仪等设备,可通过声波探寻水下文物。另外,还设有出水文物保护实验室、潜水工作室、减压舱、小型冷藏集装箱等专业水下考古房间。
在文物保护实验室里,可以实现温度、湿度的随意控制,文物脱盐处理等专业功能,房间里面的水下考古仪器设备中,除了潜水设备和水下摄影器材外,还配备包括水下写字用的特殊铅笔,可以在任何材质上书写,且不会掉色。
北国网、辽沈晚报记者注意到,这艘考古船的甲板在船后部,甲板两侧有可以放下的液压折叠舷梯,以往考古队员在租用非专业船只时,需要直接从船上跳下水,通过这样的设计,队员可以通过梯子下水和出水。
在甲板上,设立了一个折臂吊架,可将5吨重的文物提取出海,吊架可伸出船外五六米远,这样可以防止文物和船体碰撞。船体右侧的减压舱可防止考古队员在水下工作时,体内气体被压进身体各个器官,上船后进入减压舱,可以有效防止潜水的职业病。“考古船原本的设计吨位为500吨,可建成后,吨位增加近一倍,主要是因为船上装载的各式专业设备太多了。”工作人员说。专业设备有数十种,整艘考古船可以说是“武装到牙齿”。
总造价8000多万元可抵抗八级风浪
据介绍,“中国考古01号”采用的全电力推进动力方式,已达到国际先进的水平。这艘船船体造价6000多万元,加上配备的专业设备,总造价达到8000多万元。“全电力推进动力优势明显,可实现控制自动化,能量损耗小、效率高,非常节能。”设计方工作人员说,搭载的物探设备包括各种声纳探测、磁力仪等,也具备国际先进水准。另外,这艘船可以抵抗八级风浪,减少风浪中船舶的横摇,有较大安全性。“中国考古1号”勘察水下的基本流程为,通过配置的专业设备,借助物探手段能发现、确认、定位水下遗址,对水下遗址进行即时调查、探摸、测绘、影像记录、清理等,然后进行水下文物调查、小型发掘、出水文物的初步保护和处理。另外,它还可以做一些对公众开放的小型文物展示。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柴晓明主任说,这艘考古船来到丹东主要承担两项任务。一是验证这艘考古船的各项功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第二个也是最重要的任务,对丹东海域的沉船重点考古调查,包括船的性质、保存现状等,并提出保护方案。
他说,“中国考古01号”的诞生,改写了我国长期没有水下考古专业船舶,20多年来长期租用渔船考古的尴尬,实现了几代水下考古人的梦想。
发现沉船海域与甲午海战的发生地重合
柴晓明主任介绍,发现沉船的海域与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的发生地重合。当时,包括致远舰、经远舰、扬威舰、超勇舰在内的数艘战舰于卫国战争中不幸被敌舰击中,沉入丹东的黄海海域内。
当年中午甲午海战的交战地在丹东大东沟附近海域。今年年初,在甲午战争海战交战地域,一次航道清淤过程中,打捞上来不少船轴、船梁的残骸,经考证属于当年的超勇舰,也是非常珍贵的历史文物。
今年是甲午海战120周年,可当年那场海战中的主力战舰致远舰,经数次打捞,都没有获得成功。
这艘考古船具有支持潜水、水下考古发掘,满足开展水下考古作业需要,满足考古队员工作、学习、生活;能够进行水下调查,对水下遗存进行测绘记录、摄影摄像、遗址清理、文物提取;能够开展应急保护;在适当情况下对公众开放,让公众了解水下考古工作四大功能。
而“中国考古01号”首航丹东,即对水下沉船的遗址开展重点调查。而至于沉船是否属于甲午海战沉船,需要等待科考过程才能判断。
目前,水下遗产保护部门正积极向国家文物局申请,希望将一战沉船遗址的调查工作列入明年考古工作计划。在结束丹东考察后,“中国考古01号”将赴天津、河北进行考古勘察工作。
担负中国水下科考重任防范盗捞走私
今年6月,“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正式独立建制,其下设南海基地、北海基地、西沙工作站3个国家基地和宁波基地、福建基地、武汉基地3个地方基地。该中心负责组织实施全国水下文化遗产调查、发掘、研究和保护等工作。
该中心成立的意义在于,随着国内收藏热、投资热不断升温,福建、广东、海南等沿海海域仍是盗捞、走私水下文物活动的多发区。南海浅水区域的水下遗存流失严重,急需开展系统调查和抢救性发掘。此外,涉海生产建设活动也给水下文化遗产造成威胁。
《2001年公约》是国际社会第一部针对水下遗产的完整法律文书。我国水下考古事业已有25年头。迄今为止,中国已经取得了“南海Ⅰ号”、“南澳Ⅰ号”、“碗礁Ⅰ号”、“华光礁Ⅰ号”、“小白礁Ⅰ号”、“三道岗沉船”等一批重要的水下考古发掘成果。
2013年,保护中心对南沙群岛水下文化遗产调查,共调查水下疑点9处,发现水下遗物点5处,发现沉船遗址1处,采集瓷片标本200余件。同时也开展“海上丝绸之路”的勘察工作。
柴晓明主任说,丹东、大连海域在甲午、日俄两场大规模海战中,沉没的舰船可能有上千艘,而水下考古因为技术和人手的限制,只能租用船只。同时水下爆破、手工挖掘、潜水探摸等盗捞行为,也对水下文物构成极大破坏。
同陆上考古相比,水下考古困难更大,阻力更多,而且即使是单把文物从海底捞上来这样一个举动,也会因为重量、盐分、水文环境的变化,而对文物有所破坏。所以,一直以来,水下考古,也都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据了解,水下考古队员不但需要考古学知识,还要掌握潜水、观潮汐等水下专业知识。我国目前有资质的水下考古队员只有100人,不少已年过半百。同等规模的一项发掘,水上和陆上的考古投入比例是12比1。
借助“中国考古01号”投入使用,可以全面摸清水下文化遗产家底。并最终形成中国水下文化遗产分布图和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基础数据库。
链接
水下文化遗产
水下文化遗产是指至少100年来,周期性地或连续地,部分或全部位于水下的具有文化、历史或考古价值的所有人类生存的遗迹,比如:遗址、建筑、房屋、工艺品和人的遗骸,及其有考古价值的环境和自然环境;船只、飞行器、其它运输工具或上述三类的任何部分,所载货物或其它物品,及其有考古价值的环境和自然环境;具有史前意义的物品。海底铺设的管道和电缆不应视为水下文化遗产;海底铺设的管道和电缆以外的,且仍在使用的装置,不应视为水下文化遗产。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