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媒体上的丹东 > 辽宁媒体
辽宁媒体

低烧自己也没有在意 68岁老汉被蜱虫“咬”死

发布时间:2014-11-18  |  浏览:
原标题:68岁老汉被蜱虫“咬”死
老人上山放牛被虫子叮咬一口,结果却失去了生命。
原来,他被草丛中的蜱虫叮咬,出现低烧状况也没有在意,在潜伏期过后,这位老人错过了最佳抢救时机。
放牛老人遭蜱虫叮咬高烧不退
68岁的丹东凤城市居民李老汉家中养了几头牛,他经常在附近山上放牛。半个月前,李老汉照例到山上放牛,突然,他感到肚皮上钻心地疼了一下,之后就没啥感觉了。
回家之后,他发现一个指甲盖大小的虫子趴在身体上,肚子鼓鼓的,他赶快把虫子揪下来,被叮咬的地方立刻开始红肿,但李老汉并没太在意。
几天后,李老汉突然出现了感冒症状,浑身酸疼,他到家附近诊所吃药打点滴也不见好转。后来,老人又发起高烧来,被转送到传染病院检查,确诊为蜱虫叮咬症状。
错过最佳抢救时期不幸去世
“老人入院的时候病情已经很严重了,高烧39度不退,神志不清还说胡话。”丹东市传染病医院的医生说。将老人咬伤的蜱虫俗称“草爬子”,没有吸血时干瘪的像豆粒儿,吸血后身体迅速膨胀,传染一些人兽共患的病毒。
医生说,蜱虫传染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一般为7至10天,如果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在20%以上。
由于在入院时,老人身体内的病毒已过了潜伏期,高烧不退,被紧急送到沈阳一家医院抢救,但最后还是不幸去世。
医生表示,综合蜱虫叮咬致死的病例,患者一般白细胞增多、血小板下降,出现呕血和尿血等情况导致急性肾衰竭。
“蜱虫病”多集中在辽北、辽东山区
近年来,我国已有多个省份报告被蜱虫叮咬死亡病例。我省“蜱虫病”主要集中在辽宁北部、东部山区一带,农耕人群最容易被蜱虫叮咬,年龄在40岁以上的占到90%。
蜱虫叮咬后,患者一般会出现和感冒相似的症状,容易被忽略。
本报提醒
夏季野外旅行谨防蜱虫叮咬
医生提醒市民,夏季到野外旅行,一定要防止蜱虫叮咬。一旦被蜱虫叮咬,可能会出现和感冒相似的症状,容易被患者忽略。
区分感冒和蜱虫叮咬的方法是,首先,蜱虫叮咬会导致病毒侵入人体,并直接进入血液,引起血管壁损伤,患者的脸、脖子和胸口会出现像平时醉酒一般的潮红。患者的眼眶等部位也会出现刺痛,结膜充血。
有些人被蜱虫叮咬后没有发病,是因为有些蜱虫本身没有携带病毒,或者量极其微小,但被蜱虫叮咬之后,为稳妥起见,一定要及时到专科医院检查。
预防被蜱虫叮咬的最佳方式,是进入林区后穿长衣长裤,袖口和裤腿要紧身,还可以在衣服上喷洒花露水等驱虫液,避免长时间坐卧休息。
一旦被蜱虫叮咬,切勿用手拉拽,这样容易将蜱虫的口器留置体内,增强毒性。在野外正确的做法是用乙醚、煤油、松节油等涂抹在蜱虫头部,使其麻醉自行松口脱落,然后立即前往医院救治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