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媒体上的丹东 > 辽宁媒体
辽宁媒体

休渔季 丹东“两栖渔民”闲不着

发布时间:2014-11-18  |  浏览:
辽宁日报2014年7月9日

 
休渔期里,丹东大小渔船靠泊岸港口码头,渔民纷纷上岸歇捕养海。
 
  7月3日,丹东新区江海街道胜利村2组渔民宋革志在胜利造船厂打零工。 59岁的宋革志是打了十余年鱼的老渔民了,望着眼前这片海,他告诉记者:“每年休渔季,俺都到船厂打零工,赚点钱补贴家用。 ”随着休渔期封海禁捕,丹东大批渔民“转战”陆上,到水产养殖场和企业打零工,逐渐成为“水陆两栖”渔民。对于这个新身份,宋革志已渐渐适应:“政府规定每年实行休渔,这是实现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好事。俺们渔民辛苦了大半年,正好能和大海一块休息休息,有时间想想‘靠海不吃海’的新出路。 ”
 
  自6月1日黄渤海休渔期开始,丹东近海没了往日的喧闹。丹东新区江海街道300余条渔船靠泊岸边,渔民纷纷上岸。养了20多年渔船的老船主于年波把他那艘全家赖以维持生计的12马力渔船停靠进胜利村一撮毛码头。他对记者说:“再不封封海,真就成‘近海无鱼可打’了。说实在的,刚开始禁捕那几年,俺们渔民对国家这个政策不太理解,再加上影响了渔民的眼前收入,抵触情绪相当大,都干过趁着潮水涨时偷偷跑出海的傻事。但出海打鱼时明显感觉捞上来的海货越来越少了,俺们才知道,这海真得好好歇歇了。 ”
  随着近年来在渔民中对黄渤海休渔季的大力宣传和管控,越来越多的渔民有了和于年波一样的认识,开始自觉遵守休渔期间的禁渔规定。在江海街道设在海龙村海龙港的看船点,记者见到值守在这里的看船员孙臣贤。 “刚开始那几年真是不好看、不好管,船主、渔民偷着跑出去捕捞的情况时有发生。那时俺们看船员24小时值守,眼睛都不敢合实。近几年就好多了,渔船主和渔民越来越自觉,都不用俺们看着,俺们的活儿轻松多了。 ”从看船员工作强度的减轻,可以看出江海街道办事处在此方面的诸多工作见到了效果。街道人大工委主任于明君告诉记者,结合多年对休渔期渔船的管控经验,他们形成了一套渔船管控“1355”管理模式,即值班室“统一调度”、港点“三级监控”、属地船只“五级包保”、内河作业“五户联保”。 “说白了,我们就是要通过具体措施和对渔民进行宣传教育,让他们从思想‘根子’上扭转对休渔养海的认识。 ”
  “沿海地区很多企业都是做海产品加工的,需要很多工人干活,短工并不难找。 ”休渔季里,“两栖渔民”越来越适应他们的新生活。宋革志从6月初就开始去造船厂打工,一天能赚100多元。“休渔的仨月能挣个万八千元的,并不比出海时少。”今年50多岁的赵女士则趁着休渔期在街头摆起了煎饼果子摊。她说,捕鱼期她在船上给家人和渔工做饭、洗衣服,休渔期就做煎饼果子卖,收入还可以,每天能赚100多元。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