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媒体上的丹东 > 辽宁媒体
辽宁媒体

丹东海域发现甲午海战沉没战舰

发布时间:2015-03-19  |  浏览:
辽沈晚报2014108

丹东黄海海域海洋红港区发现的甲午海战沉没战舰海底现场。资料图片

◆致远舰。资料图片
  【北国网辽沈晚报讯】特派丹东主任记者金松报道 国家文物局9月30日公布:丹东黄海海域发现中日甲午海战沉没战舰,暂命名“丹东一号”。
  我国第一艘自主研发、设计和建造的水下考古专用船“中国考古01号”第一次航行、第一次执行水下考古任务就取得重大突破,在丹东黄海海域发现这艘体量在1600吨左右的沉船。经初步探明,考古人员认为,该船是中日甲午海战沉没的战舰
  沉船长约50米炮筒断裂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外发布,这艘沉船是在丹东海洋红港区、也就是中日甲午海战的交战区发现的,“(船体)全部深深地陷在泥沙里,只有零星的铁甲边缘和碎片微微突起于泥沙之上,还都附着着大量的海底生物和渔网。”
  “丹东一号”水下考古重点调查领队周春水介绍,这艘沉船受损很严重,“损伤来自于很多原因,可能当时就被炸弹炸了,或者说锅炉爆炸,以及近现代人们的捕网,把它(碎片)捞起来。”
  从水下现场来看,抽沙之后大概一米左右下面,是很凌乱的一些钢板,还有一些木板都是碎的。
  周春水介绍,考古人员在沉船现场找到了几个能说明问题的东西:一是找到一门铁炮,还有一些弹药,包括一颗子弹,还包括舰体。“因为它(舰体)是一直延续过去的,我们搜索发现,它至少长50米、宽10米,长宽比至少达到5:1。”周春水表示,这么修长的舰体,肯定是属于战舰之类的东西。“丹东一号”水下考古重点调查队员黎飞艳说,这艘沉船应该是“烧得很厉害,我在下面拍照的时候,(看到的)这些(东西)应该都是炭粒。”
  黎飞艳说,发现的铁炮炮筒不完整,两头都断了,一面好像也有点缺失,但可以明显看出外形是炮筒,大概4厘米厚。
  虽然还不能确定炮筒的具体位置,但对判断沉船是不是战舰来说,武器装备是最有力的证据。
  是否致远舰有待最后鉴定
  史料记载,甲午海战中北洋舰队有4艘战舰沉没在交战区,分别是致远、经远、超勇和扬威舰,其中最悲壮的是致远舰。
  而从现在发现的遗物看,有专家认为这艘沉船就是致远舰。
  实际上,这艘沉船的发现始于2013年10月丹东港集团的新港航道开挖工程。当时在预计航道中心线偏左侧位置发现一条钢制沉船残骸,并将其中一块残片打捞出水,送往北京鉴定。
  参与鉴定的旅日学者萨苏说,根据打捞起的舰舷钢板尺寸初步推论,比较接近英国船厂使用的板材。
  而经国家水下考古中心技术鉴定,各项指标都与北洋水师时代舰只特征吻合。“中国考古01号”到达沉船所在的丹东海洋红港区后,通过物理探测手段和潜水调查作业,发现了铁炮、木板、铁板、煤块等大量遗物,一些铁板边沿带有铆钉孔,分析为炒钢锻打。
  那么这艘沉船到底是不是致远舰呢?
  萨苏说,要判定沉船属性,一般需要3个方面的资料:一是沉船结构,长宽高是多少,可大致推测是哪一艘舰;二是出水带有文字的标识物;三是出水特定的东西,比如超勇或者致远舰上独有的东西。
  目前已发掘的遗物中,有多项证据指向致远舰:一是沉没地点,甲午海战后日方记录的致远舰沉没地点与考古发掘的地点一致;二是考古队员在水下发现一块方形的舷窗,只有致远舰有方形的舷窗;最具说服力的是发现一门11毫米的10管格林机关炮,也是致远舰独有。
  周春水表示,不管它是属于哪艘舰,它的意义都是很重大的。
  考古船创三个第一
  北国网辽沈晚报记者了解到,这次在丹东黄海海域考察的“中国考古01号”是我国第一艘自主研发、设计和建造的水下考古专用船,到丹东港是它第一次航行、第一次执行水下考古任务。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柴晓明介绍,这次丹东沉船专项调查的基本步骤为:采用水下抽取淤泥的方式,暴露部分船体,然后做好水下测绘、摄像等考古记录。
  科考过程中,这艘配备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水下考古设备、总造价8000多万元的考古船除了补给和极端风浪天气外,没有在码头停靠,不仅成功完成了考古任务,也经受了对自身的考验。
  丹东文化遗产保护部门透露,关于海洋红港区这艘沉船和它留给人们的疑问,随着更多遗物的鉴定和专家调查的深入,将会一点点揭示在人们面前。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