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媒体上的丹东 > 辽宁媒体
辽宁媒体

丹东“子”走向全国

发布时间:2015-10-09  |  浏览:
· 2015-06-19 00:00
 
  □本报记者/蔡晓华 文/摄
  丹东生产的包装 子不但本地人喜爱,还畅销上海、广东、甘肃等全国各地。
  2003年9月本报曾经以 《丹东子窝里香》报道了独具特色的满族美食—— 子深受当地人和游客喜爱,却始终没有走出丹东的情况。12年过去了,丹东 子走出去了吗?6月10日至17日,记者走访了 子生产企业和销售市场,探寻丹东子的现状。
  丹东人对 子可以说是情有独钟,从满大街饭店门前推荐的菜品招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 “炒 子”,可窥一斑。记者走访站前一带的小餐馆得知, 子是他们店里日常经营中最不可缺少的食品之一。很多时候,单日消耗量要超过米饭。在各大星级酒店, 子同样是不可或缺的主食。一家三星级酒店的餐饮部负责人告诉记者, 子在丹东,绝对是既上得了厅堂,又下得了厨房的“俊媳妇”。不但丹东人自己经常吃,一旦家里来了外地客人,第一个提到的也是吃炒 子。当地人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来丹东不看鸭绿江,算你白玩了;来丹东不吃炒 子,算你白来了。 ”
  丹东人对于 子的吃法极尽心思,有肉炒 子,蛋炒 子,黄蚬子炒 子,还有汤 子等,但无论什么吃法,嫩滑、筋道,再加上一点儿发酵的米香,都使它给众多来丹游客留下了抹不去的记忆。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丹东 子的市场仅限于丹东地区及周边地区,出了这个地界,就很难看到它的踪影。
  “2008年4月, 子制作技艺被列入了丹东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向省有关部门申请丹东 子制作技艺进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这么好的东西,却因为小作坊生产而始终窝在家里。 ”丹东市旅游商品协会副会长陈传信感慨地说,丹东生产 子的小作坊有二三十家,过去的日产量在3吨左右。当地旅游业发展很快,但 子等食品类旅游商品却仍以小作坊生产为主,基本都是散包装,在外地游客眼中有些“拿不出手”。
  “很多外地人在尝过之后也是赞不绝口。但是由于保质期和产品外包装等问题,外地游客只是在丹东品尝一下 子,把 子作为一种特色美食带回去还是少数。 ”以丹东 子为主营的快餐店老板戴玉峰是个有心人,他将爷爷奶奶制作酸汤子的做法进行了总结和创新,不仅制作出独具特色的汤 子,而且还研制出了包括炒、浇卤、麻辣、石锅、炸等6大系列共108种不同特色的 子美食。 2012年戴玉峰萌生了规模化生产,让更多的外地人品尝到地道的丹东 子的想法,不久付诸行动。
  “丹东市场上销售的都是散装子,但外地人只认国家认证的食品,那样买回家才放心。所以,我觉得 子要走出去就要改变过去的生产和销售方式。 ”戴玉峰颇有感触地对记者说。6月16日,记者在丹东老戴家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观摩了 子的整个生产过程:发酵15天至20天的玉米经过清洗、过滤、研磨,再经过机器高温加热挤压成条,入水冷却后,金黄绵软的 子就新鲜出炉了。
  作为丹东 子制作工艺的传承人,戴玉峰不仅完成了丹东 子的生产规模化,而且还通过了国家质量体系认证,这无疑为丹东 子走出去增加最重要的砝码。 “上个月,我们在本溪市平山区一家大型超市门前进行推介,当天就卖了1000公斤。 ”就在记者采访期间,戴玉峰的电话不时响起,几乎都是联系订货的。现在,他的生产车间满负荷生产,一天的产量在2吨左右。 “通过经销商、网络等多种渠道,现在我们的产品已经销到上海、广东、甘肃等全国各地,下一步我还准备将饭店也开到各地,形成前店后厂一体化经营模式,让丹东子在全国各地落地生根! ”戴玉峰憧憬着。
  在淘宝网上搜索 “丹东 子”,记者发现丹东经销 子的店铺多达100多家,销售形势相当不错。在一家名曰二胖妈妈的小铺,记者发现近期的成交量多达270多笔,单笔的购买量从1-10斤不等,消费者的口碑也是不错的。
  12年过去了,记者欣喜地发现,不管是实体店还是通过网上销售, 子已经迈出丹东走向全国,不断攀升的销售额使丹东 子在省内外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了。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