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媒体上的丹东 > 辽宁媒体
辽宁媒体

奏“丹东声音” 讲“丹东故事” 聚振兴力量

发布时间:2017-03-01  |  浏览:

丹东市新闻战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2·19”重要讲话精神纪实

2017-02-20 09:46      来源:东北新闻网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实地调研,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深刻阐述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基本方针、职责使命、实践路径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新闻舆论战线提供了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一年来,丹东市新闻舆论战线认真学习总书记“2·19”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48字方针”,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与党中央、省市委和广大人民群众同呼吸,与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媒体转型同频共振,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唱响丹东振兴发展的主旋律,以更加自觉的行动传播美丽丹东建设的正能量,有力激发了全市17万党员、239万城乡居民为实现新一轮振兴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

  守土舆论阵地合奏“丹东声音”

  正确政治方向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灯塔”。习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要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定位,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一年来,全市各新闻单位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省委、市委工作部署和领导下,“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有所作为、大有作为。

  丹东日报社组织“两报一网一端两微”,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重大决策部署搞好规划、加强策划,梳理出一批重大选题和重点专题,开设专栏、专题、专版和网页,集中推出《实施六大战略,建设美丽丹东》、《聚焦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年》、《开局“十三五”聚焦大项目》、《学习毛丰美实干促振兴》、《精准发力脱贫攻坚》、《村两委换届进行时》、《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纪念建党95周年》、《我们的家·丹东》、《志愿者风采》、《全面从严治党共谋丹东振兴》、《机关作风整治在行动》等一批影响力大、读者关注的系列评论和深度报道。特别是聚焦中央7号、国务院72号、省政府65号文件在丹东落实情况,推出“丹东沿边开发开放”系列深度报道,思想性、权威性、指导性强,得到市委领导和广大读者的好评。

  剖析、解读和发布社会热点、焦点事件及重大民生政策,全面、及时、准确地回应社会普遍关切,推出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市委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及相关精神解读报道,全市“两会”报道,全市“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系列报道以及毛丰美先进事迹的宣传报道,及时准确,内容丰富。跟进重大项目、民生工程和政策,聚集社会热点、回应普遍关切,有力地服务和配合了全市中心工作。

  丹东广播电视台全力报道本市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情况,《丹东新闻》开设专题《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新闻宣传紧张有序,传播声势热烈,引导正确有力,播发《市委常委会召开第一专题研讨,把“两学一做”引向深入》、《市委书记到基层联系点调研指导“两学一做”》、《市委书记到所在支部讲党课》、《市委书记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支部学习》以及各级党委、党组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稿件共计160多篇,激发了党员干部学党章学讲话、争做合格党员的浓厚氛围,把全市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逐步引向深入。

  弘扬主旋律讲好“丹东故事”

  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一年来,全市广大新闻工作者在实践中更加深刻认识到“2·19”重要讲话对于做好新时期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指导意义,坚持以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针,牢记职责使命,锐意创新,争做党的政策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弘扬主旋律,鼓舞精气神,新闻舆论工作呈现出崭新气象,迸发出强大活力。

  丹东日报社组织“两报一网”和“一端两微”等新媒体围绕重大典型、重大事件和深度报道开展策划,集中反映全市党员干部、广大市民积极投身新一轮振兴发展的真实状态和精神面貌,有力配合了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丹东日报》推出《共享一片蓝天关注留守儿童》、《走村串户看扶贫》等报道,关注热点,服务民生;《鸭绿江晚报》新增《视点》专版,瞄准社会热点焦点,挖掘新闻背后故事,剖析解读重大民生话题,《东港大米,你要随波逐流还是鹤立鸡群》、《农超对接,日落西山还是华丽转身》等报道深受读者好评;“一端两微”把舆论监督作为关注民生、服务群众的利器,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舆论监督。日报《站前公交集散地缺公厕》、《雨后花园河漂浮着大量垃圾》等稿件反映了市容环境不足之处,有力配合了“文明城卫生城”创建;晚报加大城市管理类舆论监督报道的力度,暗访曝光江边“黑导游”和虎山游船码头旅游乱象,体现出新闻监督的力量。2016年,“两报”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1400余次,问题解答率100%,解决率90%以上,未能解决的也与相关部门进行了积极沟通,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和认可。“今日丹东”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对“新区龙吸水”、“飞机撒农药灭美国白蛾”等网络谣言进行辟谣,阻止了谣言扩散。

  丹东广播电视台《丹东新闻》于去年初推出系列评论《拼搏实干开新局》四篇,号召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在中央7号、国务院72号文件下发的重大历史机遇面前,只争朝夕,抢抓机遇,拼搏实干,引导干部群众开放破局、投身振兴。当年4月,《丹东新闻》开辟专栏《聚焦项目年》,报道全市重大项目谋划、招商、推进、落地及开复工情况,报道现有企业“稳增长、降成本、增效益”,报道各级干部“进千企解难题促发展,做三实型干部”活动,积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营造尊商、重商、养商的良好氛围,共播发稿件40篇。专题《学习毛丰美,实干促振兴》,密集宣传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以及各县(市)区、部委办局结合工作实际,对照毛丰美先进事迹找差距、查不足、改作风、务实际的好做法,宣传毛丰美事迹报告团到省内巡回报告,宣传全国各地到大梨树村考察学习情况,一年间共播发学习毛丰美先进事迹的稿件300多篇。

  激活创新引擎凝聚振兴力量

  刚刚过去的2016年,既是传统媒体面临全方位挑战的一年,也是新兴媒体深刻改变传播生态的一年。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解决好“本领恐慌”问题,真正成为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

  一年来,全市各新闻单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加快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示精神,按照融合发展的方向,不断深化改革,拓宽发展思路,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积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丹东日报社加快融合发展,努力达成“物理捆绑”向“化学反应”的嬗变。组织“两报一网”和“一端两微”新媒体结合各自的定位及特点,不断创新报道内容和形式。日报进一步创新时政报道内容和形式,增强了时政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晚报进一步做好突发新闻、独家新闻的采访报道,推出《百岁母亲照顾脑瘫儿子74年》、《热心市民江中救助江豚》等独家新闻;丹东新闻网、“丹东发布”和“今日丹东”微信平台用足用活“两报”新闻素材,多篇稿件被新华网、新民网、腾讯网等媒体广为转载,进一步传播了丹东声音、丹东故事。“丹东发布”和“今日丹东”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发布丹东热点新闻,引发网友大量转发,最高点击量超过5万人次,全年编发粉丝过万的微信66条,同比增加300%。

  新闻传播手段不断创新。《丹东日报》针对不同的新闻素材,精心设计、大胆使用图表等形式,《游客更文明了》等稿件运用数字图表对比鲜明生动地反映了全市文明城创建成果;《鸭绿江晚报》推出“助力丹东熊顿黄晓岚换骨髓”活动,与“今日丹东”微信工作室密切配合,与民间爱心组织和爱心人士互动,发动读者、微友广泛参与,两个月内连续进行跟踪报道,共为黄晓岚募捐善款53万元。记者王晓霞还因为全程参与报道,入选辽宁省“好记者讲好故事”宣讲团。丹东新闻网制作了手机版网站,推出了《丹东日报》数字报,“丹东发布”和“今日丹东”微信、“今日丹东”手机客户端,“丹东教育”、“创业丹东”微信公众号等一批新媒体影响力日渐增强,形成了丹东日报社新媒体矩阵,丰富了新闻传播手段,拓宽了对外宣传渠道,进一步提高了丹东在网络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坚持解放思想,推进媒体融合发展。一年来,全市新闻战线按照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要求,不断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实现各种资源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和管理等方面的融合发展。丹东日报社加快推进“报网融合”,保证市委主要领导和全市重大新闻及时在丹东新闻网、“丹东发布”和“今日丹东”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呈现,让主流声音迅速占领新媒体阵地;进一步推进经营体制创新,成立了今日丹东、电商、会展等3个工作室,增强了服务理念和用户导向,拓宽了经营领域;开通了《丹东日报》数字报、丹东新闻网手机版和丹东本地首个手机新闻客户端“今日丹东”APP,为加快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融合发展、拥抱“互联网+”奠定了基础。“今日丹东”微信平台跃居我省报业微信前列。丹东日报社电商平台被市政府确定为电商建设示范基地。

  面对挑战和机遇,丹东广播电视台按照总书记“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的要求,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推进深度融合发展。从全市中心主题宣传到重大战役,从典型宣传到突发事件,把新闻现场变为融合报道的竞技场,“对着镜头能讲,拿起话筒能说,举起手机能拍”的全媒体记者越来越多。以融合发展为突破口,着力适应受众需求、创新方法手段,把握时度效、提升影响力,推进网上网下不同平台优势叠加互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和使命有关要求,广电台结合“四城联创”工作,《丹东新闻》策划推出《我们的家》大型系列报道,突出报道我市产业发展、项目推进、对外开放、城市建设、社会事业等方面内容,全方位展现丹东的发展、丹东的和谐、丹东的人情和风貌;策划推出《寒冬中的感动》、《新春走基层》、《鸟语花香看丹东》、《全民读书月》、《走进收获季节》、《丹东秋韵美景》等节目;常年播出《习近平心语荐读》、《行进中国丹东故事》、《奉献之星》等栏目。

  一年来,全市广大新闻工作者紧跟时代步伐,牢记职责使命,增强业务能力,转变作风文风,坚持百姓情怀、人民本色,把实践和基层当作最好的课堂,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的要求。2016年4月4日出版的《解放军报》,以整版篇幅报道了丹东日报记者刁庆峰从2011年开始,联系河南《大河报》、山东《齐鲁晚报》、河北《燕赵都市报》等多家媒体,联合发起“为志愿军烈士寻亲”活动,相继帮109位志愿军烈士找到亲人的感人故事。丹东日报、鸭绿江晚报众多记者采写了一大批接地气、惠民生、鲜活生动、社会反响好的社会新闻,《爱民沟即将化蛹成蝶》、《为志愿军烈士寻亲》、《我市法院发出第一份人身保护令》、《争做改革先行官》、《闪亮的蓝盾》、《“全面二孩”第一天幸运的“二宝”》、《志愿服务离不开行家里手》、《一节令人尴尬的培训课》、《就想做个好警察——记市特等劳模冯宏毅》、《丹东商业重新洗牌》、《丹东企业借船出海钓“金鳌”》、 《按下简政放权的“快进键”》、《一位村干部的忧思》等一批高质量的新闻稿件,获得了业界同仁的认可、读者的关注。《“我们虽然有残疾,但不愿做废人”》的报道,讲述了脑瘫患者田璐璐、田晓璐姊妹俩自强不息,靠自己努力做微商养家的故事,东北新闻网、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东方网、腾讯网、搜狐网、中国网、辽宁电视台《大海热线》、《辽沈晚报》等多家媒体对报道进行了转载,不仅帮助了坚强的脑瘫姊妹,也扩大了《丹东日报》的社会影响,有效提升了党报积极正向的社会形象。

  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指引,牢记“48字”职责使命,全市新闻工作者正在以手中之笔、肩上镜头,忠实记录历史、纵情讴歌时代,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为美丽丹东建设凝聚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