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媒体上的丹东 > 辽宁媒体
辽宁媒体

转型”激发丹东农村新活力

发布时间:2007-09-26  |  浏览:

                                     辽宁日报2007年3月13日12版

3月的丹东,微风拂面,春意暖人。在很多山区农民仍沉浸在年节的余韵中时,宽甸满族自治县硼海镇挂钟岭子村村民郭树林早已在自己集旅游、种植、养殖为一体的生态庭院里忙碌起来。
    站在房前一个占地近10亩的池塘边,指着眼前广袤的山林和山坡下零星分布着些许尚未融化的积雪却充满了希望的土地,从田把式转行做起了旅游从业者的老郭今年已经给全家人定下了新目标:年收入争取超过10万元。对山沟里的其他农民来说,这或许是个天文数字,但从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每年都给他带来的不菲收益的事实面前,并没有人觉得这是白日梦。但是,郭树林自己十分清楚,发展生态旅游,山清水秀是关键。
    在日益紧迫的人口、资源、环境的重压下,丹东农村经济的发展曾一度不尽如人意。为了缓解这个压力,丹东农民开荒垦殖,庄稼从山脚种到了山顶,结果“种了一坡,收了一筐”;如今,由于农村产业结构的大力调整以及沿海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等重点工程的建设,丹东开始“转型”。通过培育和构建资源综合利用、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体系,昔日广种薄收的丹东农村不但实现了林茂粮丰,农民的人均收入也呈现出10%以上的增长速度,旧时那个落后的农村正在爆发出强大的活力。

    “减地”却不减产

    在靠近鸭绿江的山上,凡是放养柞蚕的蚕场,一到下雨时,顺着山沟流下来的除了雨水就是落叶和沙石。在宽甸县长甸镇,很多农民都对以前家园的面貌记忆犹新。原来,由于人多地少,农民与大自然的矛盾异常突出,为了致富,宽甸一些地方垦殖指数达到极限,森林植被遭严重破坏,陷入了“人口膨胀——— 过度开发——— 生态恶化”的怪圈。
    在丹东农村,像这样的逆向演替现象,远不是一个地区所独有的。
    既要发展农村经济,又要保住青山绿水,到底该怎样处理好二者之间复杂的关系?多年的发展实践让丹东人意识到,退耕还林是其中一个重要措施。找准了病根儿,丹东人对症下药。在短短4年多的时间里,丹东市共退耕还林41.68万亩。但是,丹东并不仅仅是为了还林而退耕。这是因为,要恢复生态,首先得保证农民有饭吃。为此,丹东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化解退耕与吃饭的矛盾。
    位于大山深处的红石镇中蒿子村,森林覆盖率达到了70%以上。谁能想到,在上世纪80年代,这里毁林开荒严重,森林植被急剧减少,耕地经常被“水冲沙压”,玉米亩产徘徊在五六百斤。随着退耕还林、荒山绿化等工程的实施,当地的植被迅速恢复,林区水土流失得到明显控制,耕地得到了较好的保护,玉米亩产也提高到400至500公斤。而速生杨、红松、林下中药材、山野菜等产业的发展更是将“减地”不减收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这让村民自然觉得退耕很划算。
    中蒿子村今昔之巨变,只不过是丹东从广种薄收到少种多收的一个缩影。

    生态生产互补

    “种地带养蚕,一年顶两年。”现今,在丹东农村流行着这样一句新农谚。它说的是,通过建设生态蚕场,走健康发展之路,丹东的柞蚕产业终于迎来了崭新的发展空间。
    几年前,面对柞蚕场是否严重破坏生态的激烈争论,丹东并没有将这项富民产业一棍子打死。他们通过深入的调查分析,发现造成蚕场大面积沙化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放蚕本身,而是蚕场经营的短期行为和蚕场管理的不科学。
    认识到了这一点,丹东通过完善蚕场承包制,强化蚕场科学管理,来发展以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为主的生态蚕场。同时,依托高科技民营企业的兴起,来实现柞蚕产业的生产与生态的互补。
    于是,在政府的大力引导和扶持下,丹东的柞蚕丝绸民营企业纷纷转移到乡土,扎根于广阔的农村。而蚕农也纷纷采取补植、客土、移植草皮等措施恢复曾遭损毁的植被。
    多管齐下使一直背负着骂名的丹东柞蚕获得了重生。在丹东农村,目前有3万多农户从事蚕业生产,户均收入近6000元;仅在宽甸一地,就有18个乡镇约1万户农民放养柞蚕,从事蚕茧生产、经营及加工的从业人员达2万余人,全县每年放养春、秋蚕9000把左右,产茧4500吨以上,综合产值近亿元。
    好处并不止这些。柞蚕在给丹东农民带来发家致富的同时,也摆脱了“生态杀手”的阴影,沿鸭绿江一带的山上不再是濯濯童山和丹东森林覆盖率的逐年提高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培育崭新体系

    大西岔镇北江村是丹东比较有名的一个困难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那里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千元。但在前几年,北江村农民的生活水平并不低于邻村,他们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每年采伐蓄积量在2000立方米以上,仅林业收入就在百万元以上;7000多亩柞蚕场每年的收入也在80多万元。
    然而,在天然林禁伐和柞蚕场封育以后,靠吃资源饭的北江村农民陷入了窘境。全村344户村民中,年人均收入不足600元的就高达140多户,占全村总户数的46%。
    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让北江村不得不认真审视自己的现状。为了摘掉贫穷的帽子,北江村立足村情,确定了以板栗为主导产业,中长短辅助产业并重,综合开发山水资源的发展思路。在吃养结合、整合各种资源的基础上,以养为主,整体推进山野菜生产、背坡板栗园红松串带、荒山落叶松栽植等产业的新体系建设。与此同时,他们以英波渔场为龙头,以库区水域资源为依托,开发鸭绿江渔家乐旅游风景线,增加旅游船只、网点、江面活动房。去年秋到今年春,北江村发展养鱼200箱左右,山野菜试栽50亩左右。等到这些产业日后逐渐形成了气候,贫困的北江将摘掉戴了多年的穷帽子,而支撑起新北江的,则是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体系。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